2019年,主要任务指标是:钢产量127万吨,钢材产量237万吨,销售钢材总量237万吨,实现产销100%,销售收入123亿元。 (1)坚定特钢提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精品+规模+服务"战略,实施"提质工程",进一步提高棒材质量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热处理材零缺陷技术优势,质量工作稳定提升,坚守质量红线,实现产品零缺陷出厂;坚定依靠科技进步,走差异化道路,走高档产品路线,全力打造高端品种、高端用户、高档产品,提升公司品牌美誉度、影响力,从"特钢优企"跨越到"特钢强企",全面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2)加大研发力度,提高高端品种份额。继续发挥公司研发能力,发挥公司产品高精尖特色,加大创新研发的投入,加大轻量化、高强度材料开发,扩大海洋工程、航空、核电等新兴领域的高端市场份额;棒材上要在汽车、轴承、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实现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做好汽车重点用钢产品认证,通过品种质量攻关,扩大市场份额;高档轴承钢要利用好SKF、FAG、TIMKEN、NSK、NTN等高端用户平台,加大开拓力度,形成模铸和电渣轴承钢国内国际独有品牌;发挥锻材上产、销、研结合的优势,提高特冶锻造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加快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品的研发、认证、生产,打造高端制造领域的"特钢脊梁",实现"竞争力提升年"的工作目标。 (3)深挖企业潜能,夯实增效基础。围绕年度生产技术关键指标目标聚焦"降本增效",大力降低制造成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维修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各类非生产性开支等,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环保管控力度;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装备,降低能源消耗,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战略部署,全面实现开源节流,完成"降本增效年"的各项指标。 (4)深化基础管理,促进企业运行规范高效。加强基础管理建设,创建"模式创新化、工作主题化、推进机制化、过程体系化、测量数据化、优秀标杆化"的管理方法,全面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进与改进"内外同步实施,通过内、外部对标找差距、定措施、补短板,实施全面改进,实现管理提升促效率、降成本、增效益。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定期测试,查找风险源点,及时整改,不断提高财务运行管控能力,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和检查,保证企业运行规范高效。 (5)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深化"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的战略,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发掘人才高效机制,注重平台建设,为人才实现价值提供环境,强化管理复合型人才、专业领军型人才、操作"工匠"型人才培育,打造符合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梯队。加大劳动生产率攻关,优化资源和人员配置,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凝聚员工的思想和意志,激发全员潜力,提高企业发展软实力。 (6)精心组织,按期完成技术改造。抓住机遇,科学施工安排,稳扎稳打,按照保质量、保工期的要求,推进公司重点项目高品质模具钢生产线项目,快锻厂房要早日完工,保证60MN快锻机及2台双真空炉设备顺利安装完成,水浸探伤及炉窑设备等要按期调试,确保项目试车投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抓好新建和接转项目的技术改造,规划实施智能制造布局,要在重点项目、重要环节上实现智能制造突破 3、因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公司所需的资金需求简要说明。 2019年,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所需,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加大新品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将继续完善工艺工序路线技术改造,新建和接转技改项目,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来满足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