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1.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51.27%提升至2019年的60.60%。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的目标,但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80%的水平相比,依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仍将持续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指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建筑行业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计划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2019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更好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动力。  2.房地产行业加速整合与升级,促进建筑设计行业集中度提升  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从激烈竞争逐步转向整合兼并,行业内并购重组加速,中小房地产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资本实力较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大中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规模及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房企规模分化格局持续加大。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9年TOP10房企权益销售金额占全国销售额比重较2016年上升5.55个百分点至21.43%;TOP20房企权益销售金额占比较2016年上升9.09个百分点至29.91%;TOP50房企权益销售金额占比较2016年上升13.76个百分点至43.47%。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势必促进建筑设计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品牌开发商对设计公司的设计品质、交付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更高,建筑设计行业也将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3.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装配式建筑、BIM等新型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成就显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民生福祉,市场容量持续扩张,但建筑行业仍然存在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效率低、产业链割裂等痛点。近年来,为解决建筑行业在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不足,装配式建筑设计、BIM、绿色建筑等新型理念和技术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25年达到50%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开展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建筑全生命期信息化。新兴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将为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4.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工程建设模式,推动建筑师负责制与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相结合  2017年12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要求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建筑师在民用建筑项目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建筑师地位;2017年5月,住建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国家标准,首批选择40家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推行建筑师负责制;2019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业务及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从2003年原建设部发布《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直至《总包管理办法》的出台,历经十几年的推动和培育,我国工程总承包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家支持建筑设计企业积极探索建筑师负责制与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相结合的建设项目组织方式,鼓励设计单位申请取得施工资质,充分发挥建筑师及其团队在工程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升工程质量。建筑设计为建筑业的前端和核心环节,设计企业在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向下游业务延伸,拓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已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核心竞争力

    1、设计规模及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设计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936名员工,其中76.63%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68名员工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206名员工具备一级注册资格证书,21名员工被评选为“深圳市十佳青年建筑师”、“深圳市十佳青年工程师”或“深圳市杰出建筑师”。  公司设计业务覆盖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等业态,在装配式建筑、BIM等领域具备较强的领先优势,涌现了深圳华润城、深业上城、深圳中航城、招商海上世界双玺花园、招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华为松山湖总部基地、万科云城、大疆天空之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莲塘口岸、卓越前海壹号、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等代表性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项目获得国家级奖30项、省部级奖83项、市级奖171项,荣获“中国十大民营工程设计企业”等荣誉,在建筑设计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2、研发和技术优势  公司持续加强装配式建筑、BIM、绿色建筑、结构超限、自动成图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公司累计获得53项专利(包括7项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外观设计专利)、54项软件著作权。公司有17名员工成为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入库专家,有31名员工获得市级以上个人荣誉称号,53人获评各领域专家称号,其中20余名员工在各专家委员会中担任主任委员。  公司是最早开展装配式建筑研究的企业之一,从2004年启动至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公司参与了省部级、市级和企业级等8项专项课题研究、25项标准的制定以及12项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公司被住建部认定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被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认定为“深圳市住宅产业化基地”。公司掌握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技术,可提供涵盖装配式建筑设计策划、前期规划、建筑方案、施工图设计、构件图深化、生产安装指导及BIM技术应用等全流程技术服务。公司参与的《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系列设计研究—以深圳为例》课题荣膺2015年度“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公司是国内较早启动BIM专项研究的设计企业之一,积累了50多个、累计超过百万平米的BIM项目设计与咨询经验,参与了市级3项专项课题研究以及国家、市级等14项标准的制定。2019年,公司相继研发上线了iBIM平台V1.0版和华阳速建2019版,实现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装配式等全专业的BIM正向设计。  3、平台化优势  公司重视管理和技术平台与体系的建设,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机制,以更好的支撑业务发展。公司构建了一系列符合建筑设计业务特征的平台和体系,搭建了方案设计、协同设计、模块化设计、项目质量管控、在线校审等设计平台;推出了SAP系统、工时系统、产值奖金系统、项目预算、任务管理、知识中心、EHR系统、CIP等管理平台。2019年,公司自主研发并成功上线了BIM族库管理平台,将管控的颗粒度提升至参数级,突破了传统IT架构。公司将继续围绕协同设计、BIM技术、项目管理三大方向持续推进平台建设,打造覆盖建筑全产业链的数据平台,实现提质增效。  4、区位与客户优势  公司成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的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打造成“一带一路”巨型门户枢纽和世界级经济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公司深耕华南区域建筑设计市场多年,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与万科、华润、保利、招商、恒大、融创、龙湖、金地等知名房地产开发商保持密切的合作。在本地化优势的基础上,公司依靠品牌优势,业务逐渐辐射至全国其他区域,先后设立了广州、长沙、上海、海南、广西、赣州、粤西、粤东、惠州、珠海、东莞、南昌等多个区域公司,公司与全国性品牌开发商的密切合作关系,将推动公司业务全国性布局。此外,公司是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福田区政府、宝安区政府、龙华区政府、南山区政府等政府部门采购单位。  5、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建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和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对于建筑设计企业,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1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市规〔2019〕12号,鼓励建设单位在选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时,基于质量可靠,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并鼓励设计企业申请取得施工资质,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此外,201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还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提出应当坚持市场培育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咨询单位根据市场需求,从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等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开展跨阶段咨询服务组合或同一阶段内不同类型咨询服务组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依托设计与研发优势,积极向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发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及代建项目管理等业务,基本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经营计划

    1.深耕华南区域,积极拓展华中、华东区域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将继续深耕华南地区,以深圳、广州为中心,加强广东、海南、广西、江西等地区的布局,并积极拓展华中、华东等区域市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提升,“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策略,用好上市募集资金,提升市场占有率,确保业绩的持续发展。  2.加快建筑全产业链布局,做大做强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在建筑设计和研发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为顺应建筑行业新兴业务的崛起和发展,响应国家在建筑领域推广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产业政策,公司积极布局新的业务领域,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为建筑设计寻找更多的价值载体。在以设计和研发为龙头的前提下,将润阳智造打造成建筑领域PC(预制构件)产品生产制造的标杆企业,将华泰盛打造成基于装配式施工的新型建筑施工企业,加快建立以设计为龙头的EPC业务核心竞争优势,完善EPC业务运营体系,整合行业上下游的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品牌价值,建立长期发展的生态圈。  3.持续加强装配式建筑和BIM等城市建筑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打造新型设计科技企业  公司自2004年启动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研发和创新,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理念和技术的实践和普及,参与了一系列行业标准的制订,成为建筑设计行业首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公司是国内最早启动BIM专项研究的设计企业之一,已设计完成50多项基于BIM技术的项目,是全国首个完成政府工程BIM标准的设计企业。为顺应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和BIM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呼应社会对长租公寓、绿色建筑的迫切需求,公司将持续增加装配式建筑和BIM等城市科技技术的研发投入。在协同设计平台的基础上,着力开发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管理平台,逐步打造贯穿建筑全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平台。此外,公司将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人才保障房、地铁上盖物业、医院、学校等建筑产品的研究。  4.持续升级设计平台和管理平台,提升设计质量和运营效率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和管理平台与体系的建设,不断研发、引进、创新先进管理理念和机制,以更好的支撑业务发展。  公司将聚焦“流程再造、提质增效”的目标,加大信息化资源投入,持续推进和完善设计平台和管理平台,实现跨中心、跨地域、跨组织、跨专业大协同及资源大融合。依托管理平台与体系的建设,加强质量管控,不断优化以数据平台为支撑的业务和管理模式,提高人均产值和人均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增长。  5.打造行业人才高地,加强员工平台建设  公司新设立香港子公司,着力引进高端方案人才和打造世界级方案创作中心。公司持续推出高薪招聘政策,力求引进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加大校园招聘,持续改进员工培训体系,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将公司打造成为行业人才向往、聚集的高地。公司积极推进员工平台建设,为员工创造有竞争力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公司为创作型员工提供“创作月弹”,为技术型员工提供“科技擂台”,让员工在平台充分发挥、思维碰撞;另一方面,公司不定期举办活动表彰年度明星员工、知识达人及新晋一注,共同见证知识汇聚平台,平台造就人才。  此外,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确保公司股东、董事、监事能够充分行使各自权利;做好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工作,保护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加强投资者关系建设,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市场风险

    1.房地产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从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供应土地的及时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目前,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已经趋于稳定,但若未来调整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长期经营部署,减少土地投资,推迟项目开发,延长付款周期,对公司现有业务的推进、未来市场的开拓以及资金的及时回收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带来的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建筑行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较快,尤其是近年来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全过程工程咨询、绿色建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了行业升级和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遇,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技术储备和资金投入,应对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引起的变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市场分化,改变原有竞争格局,公司若不能抓住产业升级机遇,有效应对并适应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具有碎片化、区域性的特征,建筑设计企业尤其是民营设计企业资金实力和资本规模通常相对较小。  但近年来,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对资本规模要求较高的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的推广应用,催生了一批大型、平台化的建筑设计企业,此外,部分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施工企业也开始向上游设计环节拓展。上述企业在资本实力、技术水平、项目储备等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若公司不能有效应对竞争格局的变化,将面临业务订单减少或业务收费降低的风险,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拓展风险  (1)跨地域市场拓展风险  目前,公司在长沙、广州、上海、海南、南宁、赣州等地设立了区域公司并拓展业务,区域公司的长期发展,需要软硬件的投入和团队的搭建,需要时间和项目积累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设立区域公司,管理半径将延长,对公司跨地域的组织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未能有效管理并支持区域公司的业务拓展,将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已初步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利用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积累,向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兴业务延伸,以期为设计业务挖掘新的价值载体,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核心竞争力。  上述新兴业务的管理和执行与公司设计业务存在区别,能否顺利实施存在不确定性,此外,该等新业务的客户群体、竞争格局和商业规则也有别于设计业务,未来的市场拓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新业务不能顺利推进,将对公司未来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时价预警

    详情>
    • 江恩支撑:11.71
    • 江恩阻力:12.69
    • 时间窗口:2024-04-24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热论
    解套就跑路:

    002949 华阳国际

    公司是一家以设计和研发为龙头,以装配式建筑和BIM为核心技术的设计科技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设计与咨询、建筑科技创新及产业链延伸业务,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

    大日如封:

    今天继续低吸了华阳国际,做个T查看图片华阳国际明天根据集合竞价条件去留查看图片

    简单爱: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哪里场景的华阳国际(002949.SZ)4月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AI在建筑设计部分场景有所应用,比如辅助方案创作、生成概念和立面设

    天外飘仙2018:

    中银证券给予华阳国际买入评级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浩武近期对华阳国际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利润逆势增长,分红比例提升》,本报告对华阳国际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2.33元。  华阳国际(002949)  公司发布202

    坐看云起之大圣归来: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华阳国际(002949)新注册了2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建筑工程全专业BIM正向设计软件V1.0》、《CAPOLiBIM辅助报概系统V1.0》等。今年以来华阳国际新注册软件著作权

    老照片:

    今天华阳国际(002949)涨停,间隔32个交易日后再次涨停

    华阳国际(002949)自2024年2月19日涨停,经过长达32个交易日后,今日再次涨停,近期低点3月26日上涨至4月3日,共6日涨幅20.79%。近一年以来已涨停了5次,中间出现连板时间段有1次,最

    键盘手: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华阳国际(002949)新注册了《基于BIM模型建立的跨平台数据解析系统V1.0》项目的软件著作权。今年以来华阳国际新注册软件著作权5个。结合公司2023年年报财务数据,2023年公

    时间:

    天风证券给予华阳国际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鲍荣富,王涛,王雯近期对华阳国际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分红率近100%,关注中长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本报告对华阳国际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1.76元。  华阳国际(002

    一蓑烟雨lmj: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华阳国际(002949)新注册了2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复杂建筑的消防数字化设计系统V1.0》、《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BIM设计工具系统V1.0》等。今年以来华阳国际新注册软件著作

    Alfan:

    华阳国际3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包括知名机构正圆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3月29日华阳国际(002949)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天风证券、博时基金、汇安基金、九泰基金、银河金汇证券资管、阳光资管、深圳市易同投资有限公司、正圆投资、广发证券、嘉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