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1、在电源供给侧方面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19-2020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9年,全国电力生产运行平稳,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7.2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5%,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为51%。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电力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跨区、跨省送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2020年,电力消费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5%;预计年底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上升;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   2、在电网侧方面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2019年国家电网发展总投入4652亿元,其中电网投资4473亿元;计划2020年发展总投入4973亿元,其中电网投资4080亿元。   2019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发布《关于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意见》、《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等多个文件,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为战略目标,计划:2020年至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2026年至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202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印发了《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工作安排》、《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深入贯彻电力改革部署,积极支持增量配电试点项目落地;全力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推动特高压交流、直流相关工程建设;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推进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等方面。   2019年8月,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南网建设行动方案(2019年版)》,提出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南网的必由之路,明确了工作思路和转型路径。实施“4321”建设方案,即建设电网管理平台、客户服务平台、调度运行平台、企业级运营管控平台四大业务平台,建设南网云平台、数字电网和物联网三大基础平台,实现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政府及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的两个对接,建设完善公司统一的数据中心,最终实现“电网状态全感知、企业管理全在线、运营数据全管控、客户服务全新体验、能源发展合作共赢”的数字南网。   20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新基建中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相关建设,将为电力行业发展带来直接动力。同时,电力作为新基建的共同上游,5G基建、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其他新基建的实施,也为相关电网建设及运维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3、在配售电侧   2019年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的指导下,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2019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发改办能源规〔2019〕828号),2019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电力中长期交易监管的意见》(国能发监管〔2019〕70号),对建立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电力市场提出了明确部署;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发改价格规〔2019〕897号),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发改价格规〔2020〕100号)、《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发改价格规〔2020〕101号),深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进一步提升了输配电价核定的规范性、合理性,为促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奠定了制度基础;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确定甘肃酒泉核技术产业园等84个项目作为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并于2019年10月启动了第五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报送工作,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稳步推进。

    核心竞争力

    本公司立足于电力行业,目前已成长为一家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供应商。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产品平台优势、创新的服务模式、成熟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齐备的资质认证、品牌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等方面。   1、云服务平台产品体系逐步完善,线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本公司积极布局电力能源互联网建设,构建了面向电力行业的云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公司互联网服务转型的发展战略。公司凭借多年来服务智能电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经验和技术的积累,构建了面向电力行业完善的云服务产品体系,将原有项目服务模式转向提供标准化的SaaS软件产品,采用私有云或公有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整体信息化服务;通过打造电+智联服务云平台,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供应商,构建了多方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恒华云服务平台的研发符合未来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为公司逐步转型升级为一家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供应商提供了有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云业务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整合后的电+智联服务云平台上线运行良好,设计版块、基建管理版块和配售电版块三大业务体系SaaS产品不断迭代更新,产品功能日益完善,公司线上的云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尤其在设计版块,公司抓住了国网在新建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应用三维设计的行业趋势,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拓展三维设计软件市场,电网三维设计系列软件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2、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相结合,实现电力行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   本公司积极探索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优势的经营模式,制定了全面互联网服务转型的发展战略,将现有业务体系进行全面整合,通过设计、基建管理、配售电三大业务版块,实现电力行业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一方面,公司依托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全套的信息化服务,通过优质、高效的线上服务吸引用户;另一方面,公司利用完善的资质体系及电+智联服务云平台构建的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资源,为用户配套提供规划设计、咨询、基建管控、配网代运维、综合能源管理等线下技术服务。   线上、线下相结合、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模式符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配售电侧放开的市场机遇,能够满足新增入场者的多样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3、成熟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将研发和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先后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了一支专业、相当数量、稳定的研发团队;公司逐年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其中本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10,980.66万元,主要投入方向为自主可控的BIM关键技术及云业务相关产品研发;管理层持续关注研发规划制定、研发项目管理、研发资金投入、研发团队建设及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通过多年的系统建设,本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成果,并已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的研发和创新体系,从多个方面保证了本公司能够持续的创新,不断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2019年度,公司研发成果显著,新增授权专利16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新增专利申请15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3件。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6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1件;在审核专利122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6件。   4、齐备的资质认证,构造行业壁垒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现已具备行业内齐备的资质认证体系,资质认证范围覆盖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以及信息化等相关领域,能够满足公司为行业管理部门及客户提供主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客户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构造了较深的行业壁垒。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取得工程咨询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甲级、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二级等多项资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全产业链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软件企业认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贰级资质、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二级资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CMMIL3认证;工程设计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甲级、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专业乙级、水利行业(水库枢纽)专业丙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丙级资质;工程咨询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甲级资质;测绘(互联网地图服务、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甲级资质;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专业甲级;建筑业企业资质(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等多项资质和认证。   5、专注电力行业,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公司专注电力行业近二十年,凭借深度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优质可靠的技术服务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客户粘性较高,相关研发成果曾荣获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形成了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三维地理信息输电网智能化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荣获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运用BIM技术完成的“湖南株洲白关220kV智慧能源站”和“山东烟台雁岭(口子)220kV线路”获国家电网基建部输变电工程设计竞赛二等奖;公司全资子公司道亨科技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入合作研发的“输电数字化设计平台”荣获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云售电平台V2.1.1”、“恒华龙信大数据平台(PDP)V1.0”等多款产品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   6、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支撑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一家软件企业,优秀的人才已成为公司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公司具有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智能电网信息化项目经验,从中总结、深刻领会了电力行业需求,并时刻关注行业变化,可以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不断完善的培训体系、丰富的培训课程以及公平、竞争、激励、择优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组建了富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恒华技术团队;先后组织并实施了2015年及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现已逐步建立起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长短期结合、多层级的激励机制,为公司保有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提供了保障。

    经营计划

    1、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云服务能力   持续加强线上SaaS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快速进行底层基础平台的迭代与版本发布,完成物联网接入、BIM引擎、WebGlobe、应用快速开发平台等技术组件在产品中的应用打磨,形成基于公共组件的产品研发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人工智能等技术和理念,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专业化、实用化水平,不断丰富设计版块、基建管理版块、配售电版块SaaS软件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已上线SaaS软件产品功能,输出周期性版本,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持续开展BIM平台研发,对标全球领先的竞争对手打造自主可控的BIM平台,并面向多业务领域客户实现跨行业应用,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打造涵盖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运维管养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产品,服务交通行业数字化、一体化、智能化建设;持续开展物联网接入平台研发,加强软硬件结合产品研发,提高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分析能力;持续开展应用快速开发平台研发,通过模块化、标准化组件设计,提高软件产品开发效率。   2、加快公司线下业务升级,提升全产业链服务水平   首先,充分发挥公司自有软件产品、齐备的资质体系以及专家和技术团队优势,继续深入开展电力行业规划设计、基建管控、运行维护等线下服务,不断提升资质体系建设、人员服务能力及质量管控等线下综合服务水平,并积极拓宽业务范围,全面服务电力、交通及水利市场。其次,继续深入探索BIM技术在电网资产建设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设计是工程数据的重要源头,以三维设计为手段构建数字化、结构化的输变电工程设计成果,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规划、设计、物资、施工、运行等各阶段数据协同共享,实现电网工程三维设计、三维评审、三维移交、工程建设过程管控以及资产运行维护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同时,继续推进软件产品与业务专业协同发展,业务部门高度参与软件产品策划,提高信息化系统的专业水平;产品研发部门继续加强对业务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支撑,规范化业务流程,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公司线下业务高质量提升;线上线下相互支撑,全面提升公司能源互联网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水平。   3、加快大市场拓展模式升级,激发市场开拓活力   2020年,公司大市场拓展模式升级,建立公司层面统一的市场管理模式,强化一体化市场管理,落实专业纵向管理、业务横向协同、分子公司属地化管理三者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统一管理,实现市场一体化、销售一体化、经营一体化、采购一体化;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好电力、交通和水利三个行业市场,统筹好软件和技术服务市场,在一体化市场管理模式下促进各子市场协同发展;规范营销队伍建设,建立市场营销规范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营销团队实力,补充市场领军人才,健全区域市场拓展团队,提高市场拓展的攻坚能力;加强优质客户挖掘,以电网侧客户为主,加快发展发电侧、用户侧客户,重点开拓校园、医院、交通、园区等场景的电力业务客户;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奖励机制,制定项目引入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业务人员参与市场开拓奖励办法,树立全员市场理念,充分发挥市场营销积极性,激发市场开拓活力。   4、提高经营管理质量,保障公司稳健运营   深入推行管理提升工作,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机制,全面提升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建设,健全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用规划指导计划,加强规划的宣贯、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落实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职能管理;加强全面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制度管理体系,完善制度质量管控,加强制度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协同,通过信息化固化管理流程;加强全面计划管理,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管理、经营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计划的监督和考核,通过计划管理实现过程管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加强风险管控建设,针对市场经营、生产安全、项目管理、公司治理、分子公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做出提前预判,明确风险管控措施,保障公司的稳健经营。

    市场风险

    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面临诸多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此提示广大投资者重点关注:   1、互联网服务转型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全面推进互联网服务转型的发展战略,依托自主研发的云服务平台,逐步将原有智能电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项目服务模式转向提供标准化的SaaS软件产品,为行业用户提供线上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公司互联网服务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公司互联网发展战略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云服务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如在转型过程中,公司技术开发方向决策失误或新产品、新的服务模式不被市场认可,将可能致使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的领先地位。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电力信息化领域,具有丰富的智能电网信息化服务经验,从中总结、深刻领会了电力行业需求,并时刻关注行业变化,可以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新产品研发流程,对目标用户进行深度调研,并组织目标用户进行新产品试用及评审,保证产品契合用户需求,能够解决用户的难点及痛点。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颁布以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各类参与主体明显增加,行业竞争加剧。   如果本公司不能继续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和品牌效应,不能顺应市场变化持续研发新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则有可能丧失抢占市场的先机,导致本公司的市场地位下降。   本公司时刻关注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凭借对电力行业的深刻理解,大力推进战略转型。一方面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公司领先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对外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共赢。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及其他领域市场,目前已能够持续获得电网系统之外的客户订单及部分海外订单。   3、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相关的风险   本公司当前客户主要为电网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会计年度内的分布受到电网公司内部投资审批决策、管理流程及惯例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依照电网公司的惯例,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电力系统对电网软件及硬件配套生产企业进行集中规模框架资格文件预审、招投标工作;在每年第二季度进行技术协商,并启动执行项目;在每年的第三、第四季度是电网行业集中采购、需求供应的高峰期。受客户需求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本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上半年较少,下半年较多,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波动。   尽管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本公司承接的大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公司主营业务保持良好快速增长,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但季节性波动因素仍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风险。   对此,公司将在保持主营业务优势的同时,不断开拓电网领域之外的市场;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实现公司商业模式的转型,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将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力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公司和部门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4、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及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业务领域和规模快速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随之增长。虽然当前公司主要客户是电网公司及电网相关企业,该类客户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应收账款的收回有可靠保障,且从历史经验看相关应收账款回收良好。但是大额应收账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目前现金流状况产生了影响,牵制了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如果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回收发生坏账的情况,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针对现有规模较大的应收账款,公司将进行实时跟踪,定期进行汇总分析,确保每笔应收款项有跟踪、有反馈,从而降低应收款项回收风险。未来,伴随着公司互联网化战略转型的推进,业务收入将由低频大额转为高频小额,并且与供应商采用收益分成等合作模式,公司现金流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5、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收购整合的推进、投资项目逐步增加、新业务的拓展以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的经营规模、资产规模将会不断扩张。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不能充分发挥投资并购的协同效应,将可能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公司将持续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及规范运作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核心管理团队的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和行业专家协助公司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6、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软件与信息化服务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企业需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但随着进入本行业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如果不能吸引、培养和储备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则公司未来将失去持久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司将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采用包括不限于基本薪酬、绩效奖励、股权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励员工,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时价预警

    详情>
    • 江恩支撑:4.98
    • 江恩阻力:5.4
    • 时间窗口:2024-05-06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热论
    牛大师再现:

    恒华科技(300365)在高点6.31后,回调了1.12元,黄金时间周期线显示近期时间窗5月22日

    今天恒华科技(300365)收盘价为5.19,小幅下跌2.81%,近期高点是6.31元,时间是2024年4月2日,到现在已经下跌10天,恒华科技(300365)已经从6.31元回调了1.12元,幅度为

    至尊死神:

    300365恒华科技4月15日小幅下跌6.23%,以上下影中阴线K线收盘

    4月15日300365恒华科技收盘价为4.97元,小幅下跌6.23%,以上下影中阴线收盘,此K线说明盘中多头能量尝试拉升,但最终败给空方能量,后市继续以规避风险为主。近30日跌幅7.96%,近10日股

    白茶与风:

    恒华科技近期高点6.31持续下跌,涨幅回落19.06%,螺旋历法时间循环显示近期时间窗5月16日

    今天恒华科技收盘价为5.3,微跌1.49%,近期高点是6.31元,时间是2024年4月2日,到现在已经下跌6天,共跌去了1.01元,跌幅为19.06%。

    花漫城:

    恒华科技本周报收5.98 3月第4周盘点

    本周恒华科技报收于5.98元,较上周的5.8微涨3.1%。

    正儿八经的小青年:

    300365恒华科技 本周复盘总结

    300365恒华科技本周股价出现上涨,本周上涨5.26%,近10日股价呈上涨走向,本周最高价为5.88元,出现在3月15日,最低价为5.48元,出现在星期一

    十指紧扣:

    300365恒华科技 本周复盘总结

    300365恒华科技本周股价出现上涨,本周大涨19.42%,近5日股价呈上涨走向,本周最高价为5.35元,出现在星期五,最低价为4.55元,出现在星期一

    梦里开花:

    周三300365恒华科技小幅下跌5.71%,近15日跌幅35.82%

    周三300365恒华科技收盘价为3.96元,小幅下跌5.71%,周三以下影中阴线收盘,这种K线往往代表空方受到多方一定反抗,短期如能企稳回升,后市有望出现反弹或反转。近15日跌幅35.82%,近10个

    河对岸:

    恒华科技(300365) 1月第2周盘点

    恒华科技(300365)本周股价出现下跌,本周微跌3.6%,近10个交易日股价呈下跌走向,本周最高价为6.66元,出现在星期一,最低价为6.22元,出现在星期三

    南风草木香:

    300365恒华科技 12月第4周盘点

    300365恒华科技本周股价出现下跌,本周微跌4.53%,近5日股价呈下跌走向,本周最高价为7.07元,出现在星期一,最低价为6.7元,出现在12月21日

    逍遥自:

    恒华科技 周复盘总结,本周微跌2.97%

    恒华科技本周股价出现下跌,本周微跌2.97%,近10个交易日股价呈震荡趋势,本周最高价为7.58元,出现在12月4日,最低价为7.09元,出现在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