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由政策补贴所带动的培育发展阶段,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增长阶段。2019年底,工信部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强调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以“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协调推进、开放发展”为基本原则,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35%。2020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和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补贴逐渐退坡,减缓产业链降本压力,对行业中长期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欧盟、美国发力新能源行业,逐渐通过补贴政策、碳排放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予以支持和引导。  从政策层面看,欧洲迎来最严碳排放要求,各国相继出台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新的汽车排放标准  将在2020年适用。因此,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可观。其中,在德国政府加大补贴、车企加大电动车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下,德国未来几年将会成为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在成长期,特斯拉将继续带动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场需求较大。未来,全球电动化中长期趋势不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继续优化,行业出清,优质企业竞争力加强,新能源汽车整体品质和性价比不断提升。  三元材料已成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材料,通过提高镍含量、降低钴含量,可以提高能量密度、降低单位成本。因此,相比于采用常规三元材料的锂电池,使用高镍三元材  料(镍含量80%)NCM811和NCA可以达到更长的续航里程、更低的综合成本。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人们对续航里程需求的提高、电池技术的进步,高镍三元材料可以更好发挥其能量密度和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开创公司和员工的美好未来、回报社会的发展使命;以建立具有一流创新能力以及拥有高度商业文明的新能源企业为愿景;以发展成为全球  领先的新能源企业为经营目标。  公司将通过正极材料、前驱体、资源循环利用三大模块实施进行战略布局,将全球化、大客户开发、产品创新、工程技术开发、供应链开发、管理创新、人才引领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将客户导向、产品与技术创新、优异运营、管理制度与流程的持续改善与创新、全球整合、产融  结合、风险控制、学习成长作为战略实施策略,力争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1、客户导向  公司将加快开发国际客户,绑定优质客户,进入更多高端车企产业链。公司将借助高镍技术优势、研发团队优势、资本运作能力,通过协同开发或合资建厂等方式提前布局电芯行业新进入  者或拟进入者。  2、产品与技术创新  公司将全面推动IPD产品开发体系,坚持高镍三元技术路线,改善产品安全性和性价比,加快技术升级速率,明确产品开发路线,持续推出爆款产品;增强核心技术保密能力,提高全员保密意识。加强新型电池材料技术路线如固态电池、燃料电池、富锂锰基等的研发,并着手开始储能市场研究工作及相关的研发工作。  3、优异运营  公司将坚持科技型公司路线,扩大产能,减少冗员,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价格应对能力,并将强化供应链开发体系建设,利用高镍技术领先和产能规模优势,提升对原材料和客户议  价能力,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4、管理制度与流程的持续改善与创新  公司以实现业务支撑与数据共享为目标,深化推进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提升部门之间协作效率,实现在国内新能源企业中的数字化领先地位;深化组织变革和流程变革,加强公司治理、提  高决策速度和执行力;提升集团化管控能力,加强分、子公司的独立经营能力。  5、全球整合  公司将聚焦海外客户、强化中韩合作、对接欧美终端,以韩国现有平台为基础,规划全球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布局;未来,将通过与主流客户战略合作配套在欧洲建设高端再生+前驱体+正极一体化生产制造基地、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加强公司全球化布局速度。  6、产融结合  公司未来将继续发挥产业并购整合及产融结合优势,围绕正极材料行业进行投资活动,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产业链,形成业务协同和创新协同。未来五年内,公司还将加速实施投资并购来促  进业务发展,对其他正极材料领域、储能领域和前沿技术开展探索性投资。  7、风险控制  公司将加强风险控制,开发国际优质大客户,规避单一客户风险;深化客户合作,降低排他性风险;加强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收集客户数据,强化客户信用等级管理。此外,公司还将持续  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诊断,及时发现潜在的经营和腐败风险并制定有效对策,降低企业在质量、市场波动和腐败等方面风险,实现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  8、学习成长  公司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球布局的远程互联互通;利用上市公司优势,寻找领军型人才,建立一支认同企业文化的高效率的干部队伍,打造研发,投资,市场营销,管理变革等方面  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进取精神的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公司主要产品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动力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及产品成本,同时三元正极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  的“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高效储能”方向。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创新及核心技术,符合面向新能源锂电池材料的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企业定位。  (1)行业领先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优势  在自主创新方面,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一体化制造领域,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探索、形成及掌握了多项国际领先、工艺成熟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前驱体共  沉淀技术、正极材料气氛烧结技术、正极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高电压单晶材料生产技术等,并具  有权属清晰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所开发的单晶系列与高镍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处于国际领先水  平,配套用于国内外多家知名、领先动力电池厂商的前沿产品中。  (2)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体系优势  1)专业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由集团董事长白厚善先生牵头,并在境内外聘请高层次的材料研究专家、工程技术专家、产品管理专家和分析检测专家,组建了  一支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分布于中韩两地,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积极开发新  产品并推动现有产品品质提升。团队成员各司其责并最终形成集体成果,不存在对特定核心技术  人员的依赖。  公司以专业、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为基础,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自设立以来连续攻克了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陆续推出了单晶NCM523、单晶NCM622及多代高镍NCM811、NCA等高端材料产品,配合国内多家电池厂商客户开发出了多款高能量密度的新型动力电池。  2)广泛认可的商业化研发成果  为巩固和提高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重视基础研发,深化产品布局,实行“前沿技术研究、在研产品开发、在产持续优化”研发战略。2019年,低成本单晶Ni55、单晶型NCM811和高能量NCA研发项目开发完成,并实现大规模产品量产。同时,公司已进行超高镍(镍含量高于90%)正极材料、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材料等新材料开发,将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其中1-2款产品的成功开发和商业化应用。  3)持续迭代的多层次技术储备  为巩固和提高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技术研发布局,通过内在、自主的产品升级与新品开发,推动行业技术的升级迭代。公司实行“前沿技术研究、在研产品开发、在产持续优化”的研发策略,除对量产产品进行不断优化升级之外,公司实施了  多项前沿新产品开发项目,并积极开展全固态电池材料、钠电池材料、富锂锰基材料等基础性材  料研究,以满足电池企业及经济社会对更高性能正极材料的需求。  (3)定位先发、深入合作的客户资源优势  三元正极材料是三元锂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锂电池生产厂商均实行严格的认证机制,对供应商的认证合作,通常送样到量产耗时数年时间。公司的高镍产品率先通过国内外多家主流锂电  池厂商的认证程序,及凭借多代单晶及高镍产品的持续推出、首家量产,在行业内形成了明显的  先发优势、良好的市场口碑。  在客户服务方面,公司注重与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长期服务、配套开发的合作关系,通过进入国际主流车企的产业供应链,更加准确地把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趋势和商业需  求,保证了公司业务方向的准确性。  在客户开发方面,公司建立了跨部门的客户开发组常设团队,对客户开发实行项目化管理。  公司客户开发项目组由各部门核心人员组成,可实现公司内部资源的快速共享、客户需求的及时  响应。项目组在获取客户开发需求后,组织营销、研发、品质、生产等相关人员直接与客户对接,并得到产品创新组、工程开发组等团队的有力支持,与客户共同设立开发计划,确定原材料选型、对接生产基地,确保产品的品质稳定与供应安全。同时,客户开发项目组会根据客户电池开发的  实际情况,组织技术和品质专家与客户进行交流协作,协助客户完成产品设计定型,推动客户产  品开发。  (4)自主设计先进工艺装备的装备能力优势  在装备技术方面,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全自动化高镍正极材料生产线,以立体布局打破了传统产线的平面布局,提升了单位占地面积产能,优化了工序物流模式,并通过单体自动化设备  分散控制、中控室集中操作、全流程无断点与密闭式生产,实现了安全、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其  中,公司针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独特技术要求,对烧结设备、包覆设备、物料输送系统、环境  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全新设计与独创开发,为高镍材料的量产及进一步提高产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5)掌握绿色经济核心技术的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在掌握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一体化核心技术的同时,在废旧锂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业务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形成了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完整闭环与竞争优势。公司具有“NiCoMn金属回收技术”、“Li2CO3回收技术”等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核心技术,通过无机酸溶解、除杂、共沉淀等方法回收可使用的镍、钴、锰、锂元素材料,综合回收率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公司所投资的合营子公司TMR株式会社已实现了锂电池废料回收利用业务的成熟应用,是公司向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领域扩展的重要战略布局。此外,公司在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回收循环再利用技术,在避免环境影响的同时,实现了前驱体生产的生态循环经济。  (6)注重创新、强化落实的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在创业初期集中了一批行业优秀人才,近年来又吸收和培养了众多分布于技术研发、生产运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创始  人及董事长白厚善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我国锂电材料行业资深技术专家与企业家,任中  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理事及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并获第  五届中国电池行业年度人物(2015年度)。公司总经理刘相烈先生,韩国锂电材料专家,韩国WPM二次电池材料事业团运营委员,具有30余年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公司形成了快速提升企业经营能力的八大工具,分别包括:第一项为“战略运营”,公司强调经营过程中首先确立长远的目标和战略,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公司全面工  作;第二项为“产品创新”,建立研发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第三项  为“持续改善”,充分利用技术和管理优势,进行产品技术、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以  至商业模式的持续改善与创新;第四项为“工业4.0”,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搭建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运营体系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第五项为“阿米巴经营”,划小核算与运营单位,不断培养具备经营意识的管理人才;第六项为“全球整合”,公司形成了成熟的细分领域并购整合机制,拥有跨文化、跨地区企业整合能力与成功实践经验,能够对企业核心能力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有效互补;第七项为“产融结合”,公司形成了快速的多渠道融资体系,有力支持了公司的科技进步、产能扩张及经营规模快速成长;第八项为“事业伙伴计划”,加强激励制度建设,推进员工持股,最大程度激发管理层和员工的创新活力、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经营计划

     2020年是公司完成上市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公司管理层围绕发展战略制了“强化高镍正极板块的行业龙头地位,全面提升前驱体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资源再生板块的有效运行”的总体经营思路。  1、发挥高镍研发优势,实现新品量产  2020年,公司将充分发挥在高镍研发方面的先发优势,力争在超高镍、高电压单晶和低钴等核心产品上取得新突破。首先,Ni90及以上的高镍产品实现量产,将在循环寿命、安全等综合性能上进一步领先市场;其次,推出高电压单晶及Co摩尔含量将降低至10%以下产品,提高材料综合性能,提升产品成本竞争力。同时,公司将完善产品集成开发IPD模式,改善高端产品的开发效率,加快新品客户导入进度,全面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  2、积极开发海外市场,优化客户结构  公司将继续坚持大客户开发战略,加大与国内优质客户的合作深度与广度:通过签订年度战略订单、联合技术开发、专厂专线供应等方式,切入多元化高镍产品,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和市场  份额。同时,加快海外优质客户的甄选、认证和送样,加快新客户的导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3、持续加大产能建设,保持规模领先  目前,公司高镍正极产能已达到全球第一梯队,为推动国际化战略,进一步贴近国际客户,公司将持续扩大产能,启动海外基地建设,形成国内国外合理、优化的产能布局,发挥规模效应  与协同效应。今年,公司将加快湖北五期建设、推进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建设进度,启动遵义1-2期前期调研和筹建工作。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适时在韩国扩建产能。  4、完善集团战略管控能力,全面降本增效  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需求可能出现不及年初预期的情况,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一定的压力。公司将挑战当做机遇,围绕“练内功,降成本,提效益”,自上而下完善组织建设,推动集团管控职能与事业部独立经营有效结合,做实做强事业部自主经营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同时,持续加强多元化采购,拓展采购渠道,最大程度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增强对供应链的管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线生产效率,开展综合性生产成本革新活动、质量提升活动等措施,持续降低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人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  公司持续推行智能制造,通过流程变革和数字化变革,构建容百科技工业4.0数字化工厂标准。同时,快速推进经营管理系统SAP、生产执行系统MES等关键业务核心系统的建设,提高公司信息系统能力,提升管理水平。

    市场风险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受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自2019年下半年起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并至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同比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此前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行业发展趋势出现显著波动。在该行业背景下,动力型三元锂电池行业存在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况,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存在增长放缓甚至同比下降的风险;同时,受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部分整车厂商的资金周转出现压力,并逐渐向上游动力锂电池厂商传导,公司存在对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并因此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的风险。此外,随着多家行业企业陆续投入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与量产,行业产能供应逐步扩大,加之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降本压力增强,公司如未能保持产品技术领先优势,产品市场份额与毛利空间存在下降的风险,并将对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行业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类型。近年来,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呈快速上升趋势,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优势产品是三元高镍正极  材料。但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发生不利变化,如下游客户大批量切换至  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公司若未能及时、有效的开发与推出新的技术材料产品,将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目前的业务主攻方向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但作为新兴行业,动力型锂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研究开发成果商业化应用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不透明性。如果未来动力  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核心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将对公司的市场地  位和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市场对产品性能、品质要求极其严  格,唯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才能持续满足市场竞争发展的要求。公司如不能始终保  持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并持续进步,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技术泄密与人员流失风险  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的关键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制造工艺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  能否持续保持高素质的技术团队、研发并制造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对于公司的可持  续发展至关重要。公司十分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保证各项研发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成  功实施,但未来仍可能会面临行业竞争所带来的核心技术泄密、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四)经营风险  1.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较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车辆销量从2014年的7.5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125.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2.29%,但受补贴退坡政策的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度下降4%。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汽车行业总体占比依然较低,购买成本、充电时间、续航能力、配套充电设施等因素仍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未来,如果受到产业政策变化、配套设施建设和推广、客户消费认可等因素影响,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动力电池厂商对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2.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及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了比克电池(指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单项计提较大金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情况,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中心定  期复核客户历史回款情况,及时会同营销中心、运营管理中心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对于出现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客户,及时采取保障措施、加大催款力度,减少公司潜在坏账损失。  公司将进一步健全、落实客户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等管理办法,控制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公司产品的用户主要是国内外较大规模的动力电池制造厂商,交易金额较大,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付款周期较长的影响,公司客户普遍存在超过信用期付款的情况,致使期末应收账款余  额较高。虽然期末应收账款的账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但由于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如发生无法全部或部分收回的情况,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此外,2020年1月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下游客户经营及偿付能力的不确定性加大,公司存在进一步加强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风险。公司已对客户的应收账款分情况按账龄或者单项计提坏  账准备,但未来若客户的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相应增加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将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3.下游客户集中度提升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系由于公司客户多为新能源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且下游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客户相  对集中。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不利,或公司正极材料销售受到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更  迭或新竞争者进入等因素的影响有所下滑,主要客户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出现货款回收逾期、销售毛利率降低等问题,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前驱体外购比例上升的风险  公司具有三元正极材料与前驱体的一体化研发制造能力,促进了公司NCM811系列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品的率先量产与快速增长。近年来,为满足下游客户快速增长的产品需求,公司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工艺技术提升阶段性地侧重于正极材料制造环节,前驱体配套产线的升级扩产相对有所滞后,使得目前部分型号高镍前驱体主要来源于外部采购。虽然公司正积极对现有前驱体产线进行升级调整、产能扩建,但如果产线调整与新增产能未能如期完成,或者仍大幅滞后于正极材料的较快增长,公司将面临前驱体外购比例未能有效降低,甚至出现进一步提高的风险,产品毛利率也将因此较难得到有效改善。  5.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  尽管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体系、战略供应商合作关系,但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仍有可能对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发生主要原材料供应短缺,或内部采购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将可能导致公司不能及时采购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从而影响公司交货周期。  此外,如果受原材料市场行情研判偏差等因素所影响,公司若未能及时、有效采取产品订单与材料采购的“背靠背”策略、严格控制原材料库存合理水平,则存在无法完全消化原材料价格  波动影响的风险;尤其在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产品销售毛利率及经营业绩将会  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6.产能扩张及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基于行业高速增长的预期及下游客户的合作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湖北四期、贵州1-1期工程顺利竣工投产,湖北五期工程可研启动,公司快速扩张产能规模。如果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情况出现不利变化,新增产能无法及时转化为市场销量,将可能出现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继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7.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集中度越来越高。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参与竞争,上下游龙头企业如华友钴业、宁德时代、LG等纷纷进入三元正极材料制造领域,加大高镍产品的技术研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作为国内锂  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的主要企业之一,具有较强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司未来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8.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较大规模的动力电池厂商,客户多执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和采购审批制度。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受政府补贴政策、项目立项审批、资金  预算管理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具有一定季节性波动,这对公司执行生产计划、资金使用等经营  活动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9.产品质量问题风险  三元正极材料的下游客户为锂电池生产企业,下游客户通常对产品质量有较高要求。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分别从研发、生产、采购等角度保证产品质量  符合客户及行业的规定标准。如果公司未来出现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将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  销售,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五)行业风险  公司产品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动力电池及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报告期内,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自2019年下半年出现大幅退坡。补贴退坡的直接影响是消费者购用车成本下限不同程度提升,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和车企利润。2019年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度下降4%。如果公司下游主要客户未能及时有效应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将会对其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并向锂电池上游正极材料行业传导,继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面向动力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销售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未来,如果国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六)宏观环境风险  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人员隔离、交通管制等防控措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暂时性影响。同时,疫情扩散及防控措施对公司所处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需求及下游厂商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款项回收、产销量等造成不利影响。考虑到公司湖北子公司和韩国子公司处于疫情严重地区,公司将密切关注新冠疫情的发展趋势,并积极减轻其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的影响程度。  (七)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八)其他重大风险  1.财务风险  (1)公司期间费用增加的风险  根据本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未来在新产能建设、新产品开发、新市场拓展以及新业务布局上需要充足资金支撑公司业务发展,并且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销售、管理成本均有所提高,财务  费用也将增加,将会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2)期末存货金额较大及发生减值的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硫酸钴、硫酸镍与金属镍、硫酸锰等原材料,该等金属盐材料具有较高的采购价格。公司期末存货余额较大,主要受销售存在季节性  波动、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流程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储备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的金额较大,导  致存货余额较高,且可能会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较高的存货金额,一方面对公司流  动资金占用较大,从而可能导致一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如市场环境与原材料市场价格发生  较大不利变化,可能在日后的经营中使得公司存货出现存货跌价减值的风险。  (3)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的风险  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逐年增长,销售回款与采购付款具有不同信用期;另一方面,公司与客户主要采取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销售货款的票据回款未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019年,公司通过客户结构优化、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措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正,情况已获得较大改善。但如果未来公司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情况以及客户付款方式发生不利变化,公司仍存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的风险。  (4)固定资产金额较大及发生减值的风险  2019年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16,539.6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9.92%。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金额较大,后续可能由于发生损坏、技术升级迭代等原因在日后的经营中出现减值的风险。  (5)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及湖北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公司及子公司若不能被持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继续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或者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动导致公司及子公司不能持续享受上述税收优惠,将对公司未来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2.募投项目相关风险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若投资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或未来市场发生不可预料的不利变化,公司的盈利状况和发展前景将受到不利影响。  虽然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由于募投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数据均为预测性信息,项目建设尚需较长时间,如果产品价格、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出现较大变化,募投项目存在延期或者发生变更的风险,经济效益的实现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募投项目无  法实现预期收益,募投项目相关折旧、摊销、费用支出的增加则可能导致公司利润出现下降的情况。  3.管理和内控风险  (1)快速增长带来的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组织架构日益庞大、管理链条逐步延长,公司总体管理难度逐步增加,存在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后续,公司资产规模与产销规模将进一  步提高、异地生产基地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在资源整合、科技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  面对公司的管理层和内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  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及时调整、完善,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  (2)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风险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此外,公司前驱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少量废气、废水、废渣,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公司业务规  模的扩张,安全与环保压力也在增大,可能会存在因设备故障、人为操作不当、自然灾害等不可  抗力事件导致的安全环保事故风险。一旦发生安全环保事故,不仅客户可能会中止与公司的合作,且公司也将面临被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处罚、责令整改或停产的可能,进而出现影响公司正常生

    时价预警

    详情>
    • 江恩支撑:23.8
    • 江恩阻力:33.58
    • 时间窗口: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热论
    千里清秋:

    688005容百科技在高点37.25后,回调了4.54元 锂电池概念近7天下跌9.0%

    4月18日688005容百科技收盘价为32.71,微跌0.21%,近期高点是37.25元,时间是2024年4月9日,到现在已经下跌7天,688005容百科技已经从37.25元回调了4.54元,幅度为1

    招财聚:

    东海证券给予容百科技买入评级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周啸宇近期对容百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公司简评报告三元龙头稳固,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本报告对容百科技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32.78元。  容百科技(688005)  

    大鱼号:

    【机构调研记录】英大基金调研聚和材料、容百科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息及4月12日披露的机构调研息,英大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1)聚和材料(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个股亮点公司正面银浆产品市场份

    藝寶:

    容百科技固态电池赛道前景可期

    在新能源行业的浪潮中,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候选者,正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作为国内三元正极材料的领军企业,容百科技不仅在传统锂电池领域稳居龙头地位,更是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展现出了强大

    春光灿烂:

    中邮证券给予容百科技增持评级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王磊,虞洁攀近期对容百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新产品体系全方位布局,全球化进程加速》,本报告对容百科技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32.55元。  容百科技(688005)  投

    岚语堂:

    民生证券给予容百科技买入评级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邓永康,李佳,王一如,席子屹,李孝鹏,朱碧野,赵丹,黎静近期对容百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3年年报点评坚定全球化战略,新品构筑长期竞争力》,本报告对容百科技给出买入评

    时间在后:

    容百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容百科技(688005)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专利申请号为CN202311785186.1,授权日为2024年4月1

    红色警戒我上课:

    华金证券给予容百科技买入评级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文臣,周涛,申文雯近期对容百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高镍正极龙头出货量稳步增长》,本报告对容百科技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32.55元。  容百科技(688005)  投资

    嘟嘟最爱:

    今日容百科技小幅下跌6.73%,近10日涨幅19.23%

    今日容百科技收盘价为32.55元,小幅下跌6.73%,近10日涨幅19.23%,近10个交易日股价呈上涨趋势。

    小花豹:

    东吴证券给予容百科技买入评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曾朵红,阮巧燕,胡锦芸近期对容百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3年年报点评Q4单位盈利触底,24年预计海外增量显著》,本报告对容百科技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3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