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有没有” 解决“好不好” 上海“智造”加速跑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龚雯 何欣荣 王咏荷

摘要: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松江G60科创走廊……正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立足优势领域,主攻国家急需,抓紧研制代表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高端优质产品,不断提升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松江G60科创走廊……正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立足优势领域,主攻国家急需,抓紧研制代表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高端优质产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既攻克“有没有”又解决“好不好”

  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ARJ21新支线飞机实现批量生产,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转入初步设计阶段——成立十年来,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公司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成为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

  大飞机是一个缩影。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既要拿出新的高端产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又要推出更多优质产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近日,上海市政府与小米集团在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小米生态链华东区总部、小米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根据合作协议,小米集团与松江区政府、临港集团三方联手,将在临港松江科技城打造10万平方米的小米生态链产业园,打造具有特色的智能产业生态系统和创新发展集群基地。

  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小米把物联网和工业设计等重点业务放在上海,正是看到了上海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优势,希望更好参与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进程。

  小米落户上海并非偶然。先来一步的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总经理吴炯说:“上海是一个人才高地,制造业基础好、门类全,非常符合海尔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制造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的目标。”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表示,上海的产业定位历来就是服务服从国家战略,从一件的确良衬衫到一块钢板,再到一颗芯片、一架大飞机,国家缺什么,上海做什么。未来三年内,上海将瞄准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目标,让上海制造的技术更先进、生产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

  投资创新高“新动能”表现亮眼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工业投资完成465.8亿元,同比增长22.9%,增幅创近十年新高。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346.8亿元,同比增长22%,出现了近年未有的连续两位数月度增长。

  在制造业投资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是智能化改造投资快速增加,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渗透融合加快。上半年,上海市新增亿元以上智能制造项目75个,完成投资146.3亿元,同比增长 45.6%,全市智能制造项目总数达到196个。

  以智能制造的标志性设备工业机器人为例,上海已形成涵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ABB、发那科等国际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集聚上海,新松、【新时达(002527)股吧】等本土机器人企业加速成长,2017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8000多台,是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基地。

  作为上海最大的开发区,临港地区目前正在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上海交大牵头组建的智能制造研究院以及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功能性平台,均在临港落户。

  上海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说,临港围绕国家战略、瞄准国际水平,精准聚焦重大智能制造项目推进。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临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已正式成立,脑智工程中心、【科大讯飞(002230)股吧】、寒武纪、地平线等行业内标志性企业集中签约落地,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集成电路领域,规划布局5平方公里的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产业园。华大半导体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和存储器两个重大项目在临港落地,总投资达到数百亿元。

  培育全球先进制造集群

  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不能闭门造车。作为中国扩大开放的最前沿,上海以开放的心态吸引全球高端制造资源,培育先进制造集群。

  今年7月初,上海市政府和美国特斯拉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特斯拉公司将在上海的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

  特斯拉的落户,源于上海刚刚推出的“扩大开放100条”。根据方案,上海将鼓励外资投资先进制造业,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以嘉定、临港等汽车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吸引世界知名外资汽车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及高端整车项目,支持高性能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配套项目落地。

  除了汽车,“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还提出,支持航空产业对外合作开放,吸引航空发动机总装、机载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外资项目落地,支持外资发展豪华邮轮等高端船舶制造、船舶设计研发等产业链高端环节。

  【上海临港(600848)股吧】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晓华说,相信在特斯拉项目之后,未来会有更多航空、船舶产业的外资企业落户临港,并形成良性合作关系。

  扩大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对本土企业有何影响?对此,振华重工海工集团执行总经理袁晶表示,虽然振华的港机设备基本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但海工产品还有20%到30%的零部件需要依靠进口。“如果有合适的外资零部件企业来上海落地,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走向全球竞争。”

  至于外资进入带来的竞争加剧问题,袁晶表示,以造船为例,中国目前已是世界造船大国,应该有更多的自信去迎接挑战,振华重工本身就是一个在全球开展业务的企业,企业不害怕竞争。

审核:yj127 编辑:yj127
关键词:

智能,高端,小米,外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