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智能座舱

来源: 每日财报 作者 作者:苏锋

摘要: 新势力之所以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智能化和科技感上的领先,具体体现为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方案的赋能。从低阶的按键转变到了高阶的数字液晶仪表显示和提高人口乐r、一芯多屏、HUD、流媒体后视镜,

  新势力之所以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智能化和科技感上的领先,具体体现为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方案的赋能。

  从低阶的按键转变到了高阶的数字液晶仪表显示和提高人口乐r、一芯多屏、HUD、流媒体后视镜,从满足基础需求的按键式操作,演变到现在的电子甚至体态式操作,智能座舱正在快速演进。

  2022 年 5月20日,阿维塔11正式发布。阿维塔11是业内首个全系标配华为 HI(Huawei Inside)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具备 400tops 的高算力,和 750V 的高压充电能力。座舱搭载华为的 HarmonyOS 智能座舱,智慧互联屏由主副驾两块 10.25英寸高清全液晶屏和 15.6 英寸全高清悬浮式中央触控屏构成。悬浮式中央触控屏采用快捷交互设计,高频应用一触可达,且具备快捷手势操作、分屏应用等功能;副驾触控显示屏基于一芯多屏能力,为副驾带来专属影音娱乐功能。

汽车,一汽大众,一汽大众汽车

  2022年6月 21日,理想 L9正式发布。理想L9是一台旗舰级全尺寸SUV,围绕家庭用户打造了6座极致舒适空间,创新的五屏三维空间交互智能座舱,将智能电动车的驾驶、视听、娱乐体验全面融合。

  《每日财报》注意到,相比自动驾驶落地时间与技术路径过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视线转向落地更为容易的智能座舱。

    空间与组成

  现在的智能舱更多的倾向于把驾驶人和智能控制从被动导向转变为主动导向。但随着自动驾驶的推进和对无人驾驶的展望,适应人驾驶到芯驾驶的转变,需要智能座舱提供更多的辅助功能。其中智能座舱需要把现有的人驾驶与智能软硬件的联动,转移至芯驾驶与智能软硬件的联动。

  未来,智能座舱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演变为辅助人机共驾,甚至不提供驾驶交互,专注于分析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万物的乘客体验,智能座舱的发展将从追赶需求变化为创造衍生需求。

  根据IHS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空间超过400亿美金,2030年市场规 模将达到681亿美金。国内来看,智能座舱市场增速领先全球,2030年智能座舱规模全球占比将从2021年20%左右上升至37%,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人民币。

  智能座舱的硬件部分主要有芯片作为计算分析承载体,显示面板作为信息反馈方式。汽车座舱历经机械化及电子化(传统座舱)阶段,传统座舱系统以简单硬件为主,仪表、音响、电动座椅等车身电子共同组成了传统汽车座舱的硬件系统。而对于智能座舱而言,随着功能的提升,其硬件系统构成将会更加复杂。

  芯片是智能座舱的核心硬件,智能座舱核心技术框架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支撑层、服务层。其中硬件层包含传感器、内存、运算、通讯、模拟、存储芯片等基本硬件设备。2020年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半导体市场规模超过110亿美金,随着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被打开,芯片作为核心硬件有可能迎来量价齐升。

  目前智能座舱芯片市场能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主要包括高通、英伟达。高通第三代数字座舱平台搭载全球首款7nm工艺的8155芯片,是目前量产车可以选用的性能最强的座舱芯片,国内华为、地平线、 芯驰科技等公司尚在起步阶段。

  随着国内汽车企业渗透率不断提升(目前国内整体市占率超40%,纯电动市场市占率更高)以及国内IC设计、制造能力的不断成熟,未来国产芯片在智能座舱领 域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同时由于车规验证壁垒高筑,行业先发优势显着放大,率先打入车规级供应链且产品可扩展能力强的国内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有望延续,获得长期成长的机遇。

  软件部分包括主要的操作系统和分属于手机和座舱的应用等。

  座舱域控制器往往在操作系统上通过加载新虚拟机来实现对多个系统的控制。过去由于大量虚拟机的增加会显着提升系统出错概率、降低行车安全性,所以很长时间内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仍较低。

  但是,目前随着软件不断成熟及新 ARM 架构的应用,软件安全性有望显着提高,座舱域控制器将开始快速渗透。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和ICVTank的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仅为80万套,而2025年这一出货量有望超过1200万套,渗透显着加速。

    国产供应链崛起

  2020年,蔚来公布整车BOM成本并承诺硬件综合净利率不高于1%,以及特斯拉整车价格的不断下探,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或改变整个汽车行业的盈利模式,未来对车载软件及服务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而作为车内软件及服务的重要 支撑,高算力的智能座舱芯片将加速渗透。

  2015年以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运算和控制类芯片主要以MCU及低算力SoC 为主,供应商主要包括瑞萨、NXP、TI等。2015年以后,受益于座舱算力需求的持续提升,原消费级芯片厂商如高通、NVIDIA、三星、Intel 等开始进入到智能座舱供应链中,供给格局已然发生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历经多年发展的国内汽车座舱芯片厂商如【全志科技(300458)、股吧】(行情300458,诊股)、瑞芯微(行情603893,诊股)、杰发科技等凭借本土化优势及技术上的不断突破,部分芯片产品已经实现从0到1。

  全志科技从2014年开始布局车规级芯片,历经长达7年的技术积累。截至 2020年底,公司相关车规级芯片产品在前装汽车应用市场出货量已超过百万颗,T 系列芯片已被上汽、一汽及长安等国内知名车企采用。最新SoC芯片AC8015在2021年实现量产,可用于基于 Hypervisor的智能座舱、IVI系统等座舱域产品。

  随着车载实体物理按键简化,车载显示屏进一步成为智能座舱的主流配置,其作为人机交互的主要界面是智能化创新关键点。

  2017年国产品牌新车中10英寸以上中控屏装配率仅27%,到2020年已上涨至63%。同时根据 Omida,2020年全球车用显示屏的出货量达到1.27亿片,2021年有望跃升至1.48亿片,2025年将达到2.07亿片,预计2030年则达到 2.39亿片,相比于2020年从出货量方面实现翻倍。

  在车载显示器领域,日本JDI公司一直以来是最大的车载 TFT-LCD显示面板提供厂商。近几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产能持续爬坡、 技术逐步成熟,并且在车载显示领域相继加大投入,车载显示器份额增长迅速,目前深天马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12.4%提升到2019年的14.4%, 到2020年,公司市场份额达到 16.2%,跃居全球第一。同时京东方也在2020年份额达到10.5%,位居全球五。

  汽车作为终端的复杂性决定了操作系统会被激活,第三方软件服务商的价值的凸显。目前软件价值量在汽车产业中的占比快速上升,传统主机厂也希望像特斯拉一样通过FSD选装包、OTA升级、高级车联网服务等软件订阅的方式实现收入。

  “IP、解决方案、服务的全方位输出”能力是衡量一家第三方软件服务 商竞争力的关键,因为这样能使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可替代性更低。【中科创达(300496)、股吧】(行情300496,诊股)汽车业务实施主体包括公司自身的汽车业务线、公司2016年收购的UI界面设计领导者 Rightware、2017年收购的图像视觉技术公司MM solution以及2021年收购的低速场景下“ADAS+自动驾驶”公司辅易航等。

  每一个产业革命期都酝酿着巨大的机会,ICVTank 预测,中国的智能座舱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1030亿的规模。因此自2021年起,年复合率将达到 12.7%。仅去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座舱领域共发生12起投融资时间,已经披露的金额高达10.8亿元。由于渗透率的上升和内容的革新,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将保持稳定上升,未来或将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座舱市场,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可以关注。

审核:yj127 编辑:yj127
关键词:

座舱,芯片,汽车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