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行业格局和趋势
      近三年来,国家实行“去杠杆、控风险”宏观调控,各类工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在增速上有所回落,地方政府严控债务压力和风险,导致新开工项目减少,在手项目推进缓慢。同时,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推行交通强国战略、新兴城市群战略、新型城镇、新农村建设等重要战略,“稳投资、补短板”相关政策蕴含巨大的发展机遇,中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投资仍保持较高增速。
      201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专项债券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据专家分析,2020年不纳入财政赤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有望达到甚至超过3万亿元,以支持地方投入稳投资、补短板领域。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
      2020年,全国范围内“新基建”投资将加快布局,随着大城市“1小时交通圈”、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工程、智慧交通、生态环保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将成为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集团必须在宏观调控中谋定方位,把握机会,苦练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集团整体高质量发展。
      勘察设计行业的业务壁垒和区域壁垒正不断打破,“全过程”咨询导向,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延伸,在原有的“平行承发包”模式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负责不同环节和不同专业的工作,项目管理的阶段性、专业分工割裂了建设工程的内在联系。由于缺少全产业链的整体把控,易出现信息流断裂和信息“孤岛”,使业主难以得到完整的建筑产品和服务。因此,全过程工程咨询(集项目投资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招标咨询、施工指导监督、工程竣工验收、项目运营管理等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一站式的集成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孕育而生,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并将成为未来工程咨询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设计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剧,竞争进一步加剧,勘察设计行业正在加速推进重组整合,正在并且还将持续对行业格局造成深远影响。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实力雄厚且具备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小型勘察设计企业轻巧精致,聚焦于某一领域形成精专特色化技术服务能力。重组整合加剧还可能促进超级公司的产生,在率先与资本市场对接后,国内少部分工程设计企业抢先把握机遇,加快进行并购重组,快速进行产业、区域的布局,进行新技术的投资和研发,在综合实力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并形成新的竞争门槛。
      

    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国化市场布局基本完成,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2019年,在外部市场环境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集团逆势扩张,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在7大专业院(事业部)的业务布局和4大经营片区的市场布局基础上,不断提升整合资源的能力,努力成为以技术和创新驱动的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平台型工程咨询公司。   区域中心的建设是集团实现“走出去”的核心支撑。区域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加快了集团全国化布局。优化复合型组织架构模式,有利于凝聚经营资源和优势,快速提升经营能力和区域市场拓展,树立中设品牌效应。2019年在初步建成西南(成都)区域中心、西北(西安)区域中心、华北(济南)区域中心和华南(广州)区域中心四大省外区域经营中心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方案,整合片区办事处和各专业院(事业部)以及地方分院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的经营生产格局,形成经营生产统一协调、一体化的属地化格局,更好更快地为当地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同时,结合当地分、子公司发展,持续推进云南、河南、浙江等省级中心的建设,不断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2019年,集团成立了海外代表处,设立菲律宾办事处,安排专人常驻国外,拓展东南亚市场。通过海外代表处的设立,聚焦关键专业和重点地区,强化海外市场开发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不断扩大集团的市场版图,扎根海外市场。   (二)行业资源优势、多专业集成融合优势进一步拓展   集团拥有工程设计最高等级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可在住建部划分的全部21个行业及8个专项范围内开展工程设计咨询业务,且规模不受限制。   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团已成为一家具备全产业链、全业态综合规划、咨询、设计、建造、运营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工程咨询集团。集团构建了完整的综合运输体系框架,打造了初具规模的大城乡业务格局,随着航空团队、高铁团队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集团成为中国一家真正在综合交通运输各领域具有顶尖能力的工程咨询公司,成为了一家从高速公路到农村公路,从大型海港到乡村河道,从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到城市地铁、轻轨,从枢纽机场到通用航空领域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性设计公司。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交通、智慧城市、环境保护、超高层建筑、乡村振兴等领域,集团同样成为一体化城乡发展技术服务集成商。在产业拓展领域,中设产业园区、中设环境、中设智能、中设商业等新兴专业已初步启航。   1、战略规划引领,寻求区域发展先机   集团深入把脉交通行业发展未来,以高端规划为载体,积极打造中设智库,完成了一系列的标志性项目。2019年,中设智库聚焦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支撑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开花。同时,还为广东、海南、河南、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省级重大交通规划以及交通强国提供策划、咨询和建议,服务了全国1/3的国土、1/2的人口、2/3的GDP,为公司获得后续合同占得先机。   江苏省是交通强国建设第一批试点省份,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北翼核心区,也是交通运输部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的试点省份之一。集团先后开展了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江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实施方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交通实施方案、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等系列重大规划,成为省内为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最重要的参与者、主导者。   2、科技创新驱动,打造专业技术品牌   2019年集团成功申报交通运输部“水下隧道智能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与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通过对水下隧道的智能设计、智能养护、智能运营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增强隧道专业技术品牌和产业竞争力,提前参与新一轮的水下隧道建设高潮,布局水下隧道安全、节能运营的市场。正式成立江苏省交通工程工业化建造研发中心及坝道工程医院中设分院,构建“两中心、一分院”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公路行业全生命周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带来强劲动力。与集团之前成立的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行业研发中心、环境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等一起,多专业技术创新融合,为综合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3、雄厚技术积累,精于重点综合类项目   2019年,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新承接高速公路里程达1600多公里,中大型桥梁40余座,进一步巩固了在江苏交通设计市场的领头羊地位,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得以进一步体现。集团主导的一批超大、超难项目的设计、施工均顺利推进,世界最大跨径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中国第五、世界第八悬索桥龙潭长江大桥顺利完成设计,在跨江跨海大桥设计方面己成为国内前列水平;太湖隧道、竺山湖隧道、G4218德米拉山隧道及色季拉山隧道等一批长大隧道,以及在手高速公路项目如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无锡至太仓高速公路无锡至苏州段工程勘察设计、盐城至靖江高速公路扩建、宜马快速通道、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扩建、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横县至玉林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田东经天等至大新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玉林至珠海(广西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巴马至田东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西藏日喀则至吉隆县段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等省内外重大高速公路和过江通道的勘察设计任务正在有序推进。绿色、智能、环保等设计理念在这些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4、行业资质及多专业融合优势结出累累硕果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优势,以及集团在公路、水运水利、市政、建筑景观、轨道铁路、航空、环保智能等多专业的技术融合优势进一步得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环境综合治理、综合枢纽等工程方面承接了南京浦口区桥林老城片区综合开发(新型城镇化试点)、新疆洛浦县绿色产业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盐城至南通铁路如皋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勘察设计、赣深铁路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可研、勘察设计及专题研究、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勘察设计、泰州海陵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EPC总承包等项目,合同额持续增长。   (三)围绕新基建,积极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推进交通与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集团依托基础设施建造全产业链(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的能力,长期致力于BIM与GIS融合系统的研发及实践,一直将工程设计阶段的基础设施可感知与三维化、建造阶段的智慧建造与3D打印、运维阶段的基础设施物联网化作为数字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1、依托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5G等技术,以智慧交通产业(如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交通视频智能分析)为抓手,开发和引领市场需求,推动智慧产业落地。依托集团在交通领域的市场资源,推进了5G、LTE-V、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在车路协同、智慧公路、自动驾驶、交通视频智能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增强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深度。   从智慧城市规划入手,以数字化、可感知的设计思路起步,全面升级物联感知的基础设施、基于边缘计算与云服务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着力构建面向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成套服务产品。   打造SaaS整体解决方案,形成基于BIM与GIS融合的智慧建造全产业链(规划、设计、建造、营维)成套技术和产品,以智慧引领传统交通与建筑产业的全面升级。   2、依托传统地铁设计优势,瞄准未来都市圈大容量公共交通需求,以线路为串联,构建铁路和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站城一体化开发、运维保障全产业链的业务能力,成为国内轨道交通TOD模式的推动者。   3、围绕“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目标,集团一方面在传统领域不断进行技术深耕,如高分遥感技术在长春市交通枢纽规划中的应用;快速公交系统(BRT)在盐城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旅客自动捷运系统(APM)在首都机场、成都天府机场空港运输中的运用;三维激光技术在连云港港水下建筑物无损检测中的运用等,新技术的应用夯实了集团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如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术从服务区推广到景区、园区;机器视觉技术从智慧停车向综合执法、快速监测等方面不断拓展,通过在技术领域的创新创造,保障了集团持续快速的发展。   4、集团BIM技术应用在行业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编制并发布了全国首个BIM相关地方标准《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规则》(DB32/3503-2019),填补了国内公路工程行业BIM编码标准空白。在集团搭建了中设BIM一体化展示应用平台,形成了中设BIM一体化展示平台、中设BIM资源库管理平台、中设BIM+3DGIS大数据云管平台、中设BIM协同设计平台、中设BIM建设管理平台、中设BIM养护管理平台,中设BIM1+5平台开发建设体系,为集团交通、水运、城市规划等多个专业提供了通用的高端技术服务,整体提升了集团BIM技术应用的水平。特别在设计中的应用,为客户提供了施工、运维的便利性。   5、在智慧领域,集团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首批智能交通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首批智慧交通重点企业等一系列创新品牌称号,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集团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行业研发中心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行业研发中心评估中获得第1名的优异成绩,其研发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团新通公司连续3年增长率高于50%,已被列为南京市智能交通行业和创新型城市的“瞪羚企业”,作为独角兽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四)多举措并举,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   集团整合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全面启动业务升级和管理变革,提升自身能力建设与管理效率,以“项目管理的平台化、数字化、精准化”为基础,全面推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在集团战略层面设置全球创意中心、数据中心、智慧中心、绿色中心、工业化中心、BIM中心和中设大学等能力中心,构建了面向客户的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着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领域”的中设水准的产品与服务。   集团于2018、2019连续两年通过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并获得AAA级证书,是目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最高级别。该认证是对集团的战略规划、市场环境、风险管控、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生产过程、绩效管理、改进创新、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的诊断,是对集团管理体系建设运行水平、追求卓越、引领行业发展的肯定。   集团始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核心技术+”、“边研发边试用”的研发新手段,持续塑造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产业链。2019年7月20日,集团与阿里巴巴旗下浩鲸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产品与服务捆绑组合关系,重点打造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高度融合,标志着集团在智慧产业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集团在智能航运、智慧公路、车路协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承担了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自动驾驶领域高精地图、交通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等方面承担了国家标准规范编制工作,不断攻关智慧产业制高点。   以大数据技术研发应用为例,集团充分利用长期服务江苏省交通运输的优势,紧紧抓住江苏省内交通行业数据,收集了近5年江苏交通涵盖了公路、水路、民航等三大类8种数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江苏省交通行业数据体系。同时与阿里集团(浩鲸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电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南京数据应用中心)等开展战略合作,组建交通大数据应用实验室,汇聚区域和城市交通运行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地图服务数据等海量数据资源,提供交通行业的规划决策、运行监测、公众服务的成套数据服务产品。同时作为中设规划的业务中台,依托集团综合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和展示,形成快速分析处理能力,支撑规划业务的价值提升。   在交通和市政领域的项目中,持续推进BIM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完成了“京沪高速公路新沂至江都段扩建工程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项目、“浦仪公路跨江大桥勘察设计BIM应用”项目、“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项目、“BIM技术在航道全生命期管理中的应用”项目、“惠州无人机倾斜摄影”项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项目,“吴江区BIM实施”项目、“黄金坝闸”等BIM技术应用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课题研究方面,开展了《典型公路混凝土桥梁BIM模型传递及力学分析融合研究》、《BIM+GIS”技术在航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基于GIS+BIM的港口企业常压储罐安全全生命周期监测技术研究应用》等专题研究,在关键技术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了集团BIM技术更深层次地应用和发展。   2019年,集团秉承“走出去”的战略,设立了中设开放基金,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第一批9项科研课题已正式启动,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参与,涵盖安全、绿色、智慧等领域,涉及大数据、5G、WI-VI等多项新技术,为集团掌握最新的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五)建立“拼搏者”人才新机制,高水平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2019年,集团构建了“拼搏者”人才新机制,其核心是全力创造价值、正确评价价值和合理分配价值,通过文化-组织-人才-激励中各管理要素的化学反应,协同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创意新、质量好、服务优、效率高”的客户服务理念,明确拼搏者“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造价值、不断超越自我”的核心理念,落地以“拼搏者”为核心的价值观、人才体系和行为体系,勾勒中设人标准画像,共建“拼搏者”命运共同体。塑造了具有中设特色的企业文化与生态组织,为集团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   在人才激励方面,坚持战略主导、文化引领;业绩为重、全面评价;强化过程、注重反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长期激励、中期激励、短期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相结合。集团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合理评价员工的产出和贡献,鼓励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不同的场景下,各放异彩,全面发展,持续拼搏,持续成长,持续创造价值。   作为省内及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之一,积极打造充满竞争力的人才团队,坚持把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作为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打造出一支能够适应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变化和集团战略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2019年引进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5名、集团中层人员17名,着力打造了智能交通研发团队和建筑方案创作团队,为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同时,集团还通过兼并购、与专业团队合作设立公司等多种方式,扩大集团的人才队伍。截止2019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共525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34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02人,高级工程师859人,工程师1577人。人才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才梯队更趋完善,为集团各项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   (六)通过管理变革与创新,打造中设管理品牌   2019年,启动并初步编制完成《中设管理纲要1.0》,此纲要的提出,对集团近60年来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提炼,通过中设管理纲要的编制,完成中设顶层设计工作,使之成为公司未来管理的纲领,在公司管理的每一个领域里统一思想,让每一位中设人都拥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思想;在未来,以管理纲要指导战略及各体系管理决策;与此同时,通过管理纲要的实施,启动中设二次创业,重塑集团灵魂,来实现第二代、第三代中设人的快速崛起。   2019年,围绕效益效率的提升和强化内部的风险管控,集团启动了项目核算制的建设,组建了项目管理中心,开展了流程一体化的业务运营管控平台,构建了业财一体化的管控体系,有效提升人员利用效率及项目成本的管控力度,提升了项目收款率和现金流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内部效益的提升,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9年,集团启动ERP系统建设工作,逐步构建项目管理、业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台,促进业务流程高效运转、财务核算精细及时、生产协同规范有序,助力集团转型升级发展。

    经营计划

    经营计划
      本公司计划在2020年:实现新承接业务额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加15%-35%;实现营业收入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加1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加10%-30%。
      说明:上述数据为公司2020年度经营计划的内部管理控制指标,不代表公司盈利预测及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情况、行业发展状况及公司管理团队的努力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市场风险

    可能面对的风险
      1、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的交通领域工程咨询业务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之间关系较为密切。公司业务的发展依赖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特别是国家在交通领域基础设施行业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投入。因此,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交通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变化引致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波动将对公司的收入结构及增速产生一定的影响。
      2、跨行业开展工程设计业务风险
      拓宽行业领域是公司的发展目标之一。2014年,公司获得了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从而突破了跨行业开展工程设计业务的资质限制。按照住建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07修订版)规定,取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后,可承担各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业务,其规模不受限制;但在承接工程项目设计时,须满足与该工程项目相对应的设计类型对人员配置的要求。因此,在跨行业开展工程设计业务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本公司经验不足、专业人员配置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业务风险。
      3、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风险
      尽管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及其下属的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公司,资信良好,应收账款发生大额坏账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公司已建立了对客户资金计划或财务状况持续跟踪的机制,但若出现重大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情况,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应收账款没能按时收回,将导致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大幅增加,影响报表净利润。
      4、已发生项目成本不能得到补偿风险
      公司存货的变化主要是受未完工项目成本的影响。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期末公司未完工项目相应增加,引起存货余额的上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公司会与业主保持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大型项目,及时了解项目最新动态,若成本不能得到补偿的迹象开始显现,则公司将停止继续大量投入。但若未来出现政府规划调整、金融环境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导致项目规模调整、暂缓或者不再进行等情形,且大额项目成本不能得到全额补偿,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5、专业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所从事的工程咨询业务属智力密集型行业,业务的发展与公司所拥有的专业人才数量和素质紧密相关。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公司已经为员工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发展路径,并建立了良好的人才稳定机制和发展平台,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但若核心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大规模流失,将给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6、控制权发生变更导致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的风险
      本公司股权结构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存在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可能。如因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造成主要管理人员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
      7、外业工作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公司在开展勘察设计、试验检测、工程管理等业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在野外、施工工地等环境下进行。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已制定《JSJTY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督促员工严格执行相关安全制度,但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8、质量责任风险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虽然公司已建立较为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在不断完善,但公司仍存在因质量控制失误导致承担质量责任的风险。
      9、PPP模式经营风险
      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有望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但当前PPP尚属于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且PPP模式具有投资金额大、执行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在采用该模式进行项目运营管理时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
      公司为防范PPP模式风险,在项目筛选时,对国家政策导向、所属行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水平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结合专业机构的建议,有针对性的对目标项目进行研究;公司拥有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管理规范、投资安全;公司设置风险控制委员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中聘请部分外部专家,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对项目参与方式、投资金额、筹资方式及资金成本、合作伙伴的综合实力等进行审议,对适合公司投资的项目,按照公司决策权限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10、EPC模式经营风险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工程建设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EPC已经成为工程建设领域和勘察设计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EPC模式要求承包商具备多项专业技术能力,具备协同多专业人员共同工作的技术管理能力,具备设计与采购施工一体化操作的能力。在EPC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大部分项目风险。
      公司对EPC项目的前期跟踪、投标审查和决策做了详细的规定,明确和规范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公司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并根据项目规模大小相应制定流程,列出了风险清单要求进行识别,以规避和防范风险。

     

    时价预警

    详情>
    • 江恩支撑:9.48
    • 江恩阻力:10.91
    • 时间窗口:2024-05-2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热论
    任世界灯火阑珊:

    华设集团(603018)低开收上下影中阳线,上穿黄金价格回调支撑位工具关键点位10.52元

    华设集团(603018)当天低开收阳,收盘价为10.6,相较于昨日阴线收盘价10.24,上涨0.36元,小幅上涨3.52%,近两日收一阴一阳俩根K线,近两日呈现上涨趋势,近10日股价呈上涨走势,周一以

    灵珠子:

    603018华设集团形成残阳铺水形态,突破极反通道强势通道线

    周四603018华设集团收盘价为10.28元,大幅上涨7.98%,今日最高价为10.47元,最低价为9.47元,目前多头又再次反击,大幅上涨7.98%成一根大阳线,将前两根阴线尽数吞没。至此形成了残阳

    静听琴韵:

    华设集团 周复盘总结,本周上涨6.24%

    华设集团本周股价出现上涨,本周上涨6.24%,近一周股价呈上涨走势,本周最高价为10.91元,出现在4月26日,最低价为9.0元,出现在星期一

    紫金貔貅:

    当天603018华设集团大幅上涨7.47%,江恩周天时间循环线显示近期时间窗5月9日

    603018华设集团当天大幅上涨7.47%,以光脚上影中阳线收盘,收盘价为9.78,这种K线的出现说明上方抛压较重,如出现在涨后的高位区域,一旦后市开始下跌,其幅度将会比较大。近3日累计涨幅23.48

    一朝看尽长安花:

    周五华设集团603018以光脚上影中阳线K线收盘,目前处于上行趋势

    周五华设集团603018收盘报收9.78元,大幅上涨7.47%,今日最高价为10.01元,最低价为9.27元,以光脚上影中阳线收盘,收盘价为9.78,这种K线的出现说明上方抛压较重,如出现在涨后的高位

    事不:

    603018华设集团今日涨停,江恩周天时间循环线显示近期时间窗4月18日

    603018华设集团自2024年3月21日涨停,经过长达17个交易日后,今日再次涨停,近期高点4月2日下跌至4月16日,共8日跌幅15.4%。近一年以来已涨停了4次,中间出现连板时间段有1次,最近一次

    浩瀚:

    华设集团近一年共涨停4次,江恩周天时间循环线显示近期时间窗4月18日

    今天华设集团涨停,涨停价为8.71元,该股近一年涨停4次,最近一次涨停为2024年3月21日,涨停区间为:8.11—8.79,距今已经过去17个交易日,近15日涨幅9.01%。

    老照片:

    华设集团603018低开收阳线,目前处于下跌趋势

    华设集团603018今日低开收阳,收盘价为7.92,相较于昨日阴线收盘价7.99,下跌0.07元,微跌0.88%,近两日收一阴一阳俩根K线,近两日呈现下跌趋势,近5个交易日股价呈下跌走势,具体还要结合

    月出东山:

    603018华设集团从高点9.09,持续回调了6天,目前处于下行趋势

    当天603018华设集团收盘价为7.94,小幅下跌2.1%,近期高点是9.09元,时间是2024年4月2日,到现在已经下跌6天,共跌去了1.15元,跌幅为14.48%。

    赢家AI快讯:

    华设集团:近期中标江苏省交通控股低空(无人机)一体

    【华设集团:近期中标江苏省交通控股低空(无人机)一体化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等项目】4月11日电,华设集团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可提供包括低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