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加息启示录:1973的滞胀困局

    来源: 市场资讯 作者:佚名

    摘要: 摘要]article_adlist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美联储加息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当时美联储是如何应对的?资产价格表现如何?对当前有哪些启示?

      摘要

      ]article_adlist  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美联储加息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当时美联储是如何应对的?资产价格表现如何?对当前有哪些启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历史上几次有代表性的美联储货币紧缩进行复盘,希望通过回顾历史,帮助投资者判断未来的政策与市场。

      本篇报告回顾的是1973-74年的货币紧缩。当时美国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滞胀”,美联储货币政策陷入迷茫,在抗通胀和稳增长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导致通胀失控,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同一时期,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股债双杀”,道琼斯工业指数最大回撤超40%,10年期美债收益率趋势性走高,在经济衰退后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较为有限。美元在震荡中贬值,黄金价格大幅上涨。

      1973-74年的经历对当前有几点启示:一是勿低估货币(数量)增长对通胀的作用。二是美联储的独立性不可或缺。三是关注供给冲击的持续性。四是美联储在通胀风险面前切不可犹豫,应坚决果断抗击通胀,维护其公信力。对资本市场的启示是:在通胀风险未解除前,资产价格调整难言结束,下半年需特别关注货币(数量)收缩的影响。金融市场是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一,与美联储收紧金融条件相对应的就是相关资产价格的调整。

      正文

      ]article_adlist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二战后的“至暗时刻”,经济陷入严重“滞胀”。所谓“滞胀”,就是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通胀与失业率不会同时存在,两者应该是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当1973-75年出现“滞胀”时,美国学界和政策者都感到惊讶,美联储也不知所措,既要对抗通胀,又要顾及失业,进退两难。美联储货币政策摇摆不定,最终导致通胀失控,美国经济于1973年四季度陷入衰退。如果用失业率与通胀率之和的“痛苦指数”作为度量[1],那么1975年的“痛苦指数”高达19.9%,为二战后的第一个高峰,也是至今为止的第二高水平。

      图表1:美国“痛苦指数”于1975年大幅上升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痛苦指数 = 失业率 + CPI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痛苦指数 = 失业率 + CPI同比增速  第一阶段:从紧缩到扩张(1970.1-1971.8)

      探究这次“滞胀”要从1960年代中后期说起。1965-69年,美国政府为支持越南战争进行财政扩张,同时为稳定就业进行减税,这不仅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增,还导致经济走向过热。这一时期美国平均失业率降至3.8%,通胀率则从1965年的1.6%飙升至1969年的5.7%。为抑制经济过热,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Martin)采取货币紧缩,但这一政策很快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此相当不满。1969年底,白宫宣布马丁卸任美联储主席,由曾任尼克松总统顾问的伯恩斯(Burns)接任。

      伯恩斯与尼克松的关系十分紧密。在伯恩斯上台后,二人经常私下联系。Ehrlichman(1982)记录了1969年10月23日,伯恩斯刚刚被美联储提名时,他与尼克松的一次会面[2]:

      尼克松:“我和美联储的关系,将与比尔·马丁在时不同,他做任何事情总要慢六个月。我指望你,亚瑟,让我们免于衰退。”

      伯恩斯:“是的,总统先生,我不喜欢迟到。”

      美国政府后来公布的录音带也记录了他们之间的多次对话,尼克松曾多次向伯恩斯施压,要求美联储降息[3]。比如1971年3月19日,在椭圆形办公室,尼克松对伯恩斯说道:

      艾森豪威尔与马丁并不亲近······但每个人都知道,你和我一直是私人和政治上的朋友,而且在我担任副总统时、卸任副总统时、参加竞选时以及在你去美联储之前,你都是我在经济事务上的顾问。

      伯恩斯上任后,很快展开了稳定经济的努力。他终止了马丁做出的加息决策,并让联邦基金利率从1970年1月的9.4%降至12月的3%。随着利率下降,美国经济走出衰退,此后美联储开始允许利率上升,并于1971年8月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5.8%,之后未再继续提高利率。

      美联储不提高利率,原因依然和尼克松有关。1971年,尼克松正在筹备次年11月的总统大选,以谋求连任。尼克松曾作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在1960年参加过美国大选,但以微弱劣势输给了肯尼迪。尼克松认为,败选的原因是美国经济不景气,使得民众对共和党政府失去了信心。有此教训在先,尼克松希望在大选前刺激经济,而伯恩斯作为尼克松的“伙伴”只能支持。

      但是1971年的通胀率仍高达6%,在高通胀面前,选择刺激经济并非理性的选择。对此,尼克松需要设法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保持物价稳定。如何才能做到呢?尼克松的决定是采取价格管制措施以稳定物价,这一做法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图表2:196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表现强劲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二阶段:表面上的成功(1971.8-1973.11)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措施是冻结工资与物价。1971年8月15月,尼克松宣布冻结工资与物价,这也是美国在二战后实行的第一次价格管制。这一时期美国93%的商品或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或者下降。与此同时,美联储允许利率下降以刺激经济,联邦基金利率从1971年8月的5.8%下降至12月的3%。美联储对此的说法是,降低利率有助于稳定就业,而货币政策对通胀的作用是有限的[4]。一个证据是,在1970年11月的美联储会议上,伯恩斯发表了如下看法[5]:

      目前来看,因工会压力而引发的成本推动了通胀上升… 我(伯恩斯)不认为美联储可以靠一己之力应付通胀。唯一有效的解决之道,是采取某种类型的收入政策。

      而在1971年6月的美联储会议上,伯恩斯说到:

      最近有研究发现,在失业率上升时,价格仍在持续增长,且工资则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涨。可见,由货币政策引起的失业率上升并不会明显地缓和工资和成本压力。

      伯恩斯认为,工资和物价上涨并非货币政策所致,通胀上升是由结构性因素所导致的。在他看来,工资与通胀上升的一个罪魁祸首是工会,对此他曾建议尼克松限制工会力量,这也间接促成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伯恩斯还认为,如果政府使用收入政策限制工资与通胀,那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是可行的。由于美联储的放任,1971年二季度到1973年一季度,美国M1同比增速始终高于6%,M2同比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图表3:美国M1、M2货币增速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CPI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美国经济表现强劲,通胀与失业率都维持在了较低水平,新政似乎取得了成效。1972年,美国GDP增速达到5.3%,同年12月的CPI同比增速仅为3.4%,失业率也降至5.2%。美国经济似乎实现了低通胀与高增长的“美好组合”。美国国会在其经济报告中甚至写到“美国反通胀政策已成为令其他国家惊羡的奇迹”。该报告还乐观地认为,到1973年底,美国通胀将进一步下降至2.5%或更低的水平。

      然而,这样的繁荣不可持续。一方面,价格管制并没有降低真实的需求,反而人为制造了供给短缺,使得经济总体效率下降。由于美国政府对农产品采取价格管制,同时限制农产品出口,一些农场主宁愿把小鸡溺死,也不愿将其赔本卖到市场上。另一方面,货币与财政刺激促进需求扩张,为经济积累了风险,并在价格管制取消后带来了通胀的报复性反弹(随着“水门事件”发酵,尼克松的威信受到打击,价格管控的力度从1973年开始已有所减弱)。

      1973年一季度后,通胀持续上行,美联储开始转向紧缩。由于货币增长过快,CPI通胀从1972年底的3.4%上升至1973年二季度的6%。此时,美联储开始认真考虑限制货币增长的问题,伯恩斯也渐渐相信,控制通胀还是得靠美联储。美联储一方面下调M1增速目标,另一方面允许利率以更大幅度上行。联邦基金利率从1973年初的5%左右,上升至二季度的8%以上,并于三季度继续攀升至11%。

      尽管利率持续上升,但由于通胀较高,实际利率并未上升太多,1972年12月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为2.1%,而到1973年9月也仅上升到3.4%,这与后来沃尔克时期抗通胀的力度不可同日而语。有研究指出,伯恩斯的加息力度并不足以阻挡通胀预期上升,货币政策其实是较为被动的[6]。

      1973年的粮食和石油危机加剧通胀。1973年还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世界多地出现自然灾害,粮食减产造成粮食危机,引发农产品价格上涨。二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导致油价大涨。许多经济学家把石油危机作为引发“滞胀”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在石油危机前美国通胀就已经飙升。

      1973年三季度,美国经济指标呈现疲软态势。尽管失业率还处在4.8%的较低水平,但制造业PMI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明显趋弱。三季度GDP环比增速转为-2.1%,同比增速也从1973年一季度的7.6%下降至三季度的4.5%。

      图表5:美国制造业PMI与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美国GDP增速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三阶段:逃不掉的滞胀(1973.11-1975.3)

      1973年11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按照NBER定义)。石油危机带来的能源短缺成为压垮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方面,由于原油是主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原油短缺直接降低了美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给冲击。另一方面,高企的油价削弱了美国人的消费能力,经济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也抑制消费意愿,经济总需求下降,衰退进一步加重。

      美联储在“滞胀”中陷入迷茫,货币政策犹豫不决,错过最佳窗口。在石油冲击后,面对前所未有的“滞胀”压力下,美联储迷失了方向。在是否需要提高利率应对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胀时,美联储内部陷入分歧。一派观点认为,为了不加重经济衰退,只能容忍通胀。另一派观点表示反对,时任堪萨斯联储主席克莱指出[7]:

      这个国家对1930年代“大萧条”的记忆延续太久,而对通胀可能给经济造成的危害知之甚少。其结果是,遏制经济衰退的政策会迅速执行,而防止通胀蔓延的行动则一拖再拖。

      对此,美联储主席伯恩斯的观点是,经济所遭受的是石油短缺冲击,而非货币短缺。最后,美联储维持现有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货币增长。1974年一季度M1增长目标定为5%,与上一季度持平。联邦基金利率从1973年10月的10.6%下降至1974年1月的9.3%,货币政策实质上是扩张的。美联储在1974年1月会议上认为,联邦基金利率从7.25%到10%均可以接受,应视情况行动。由于这段时间的举棋不定,美联储错过了稳定通胀预期的最佳窗口。

      1974年是美国经济的“至暗时刻”。1974年4月,CPI通胀已经超过10%,伯恩斯判断当务之急是控制价格,提出联邦基金利率应在一个季度内迅速提升到11%,货币政策走向紧缩。1974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13.3%的高点,M1同比增速由1973年一季度的9%下降到1974年二季度的5%,M2增速从12%降至6%。

      通胀冲击叠加货币紧缩,美国经济严重萎缩。工业产出连续多月萎缩,第一、三、四季度GDP 环比增速也均为负值(分别为-3.4%、-3.9%、-1.5%)。与此同时,失业率开始上升。由于美国税收的累进特性,高通胀使政府税收不降反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下降[8]。1974年5月,政府的价格管制失去法定效力,通胀开始不受控制,CPI通胀上冲至10%以上。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12月,CPI通胀上升至12.3%的本轮高点。

      1975年二季度,美国经济走出衰退,但通胀中枢已永久性抬升。尼克松辞职后,新上任的福特总统决定优先解决通胀问题。GDP和工业产出在1975年下半年回升,失业率在5月达到9.0%的高点后开始下降。随着石油冲击逐渐缓和,CPI通胀在12月回落至6.9%,但由于民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通胀预期,之后几年的通胀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纵观整个过程,美联储多次在货币政策上摇摆不定,致使其公信力受损,市场预期混乱。到经济衰退结束时,美联储受到公众的广泛批评,被指货币扩张与紧缩的时机均错误,且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嫌疑,美联储的公信力也降至低点。

      图表7:美国制造业PMI与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美国新增就业人数与失业率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滞胀时期的市场表现

      股市:197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从衰退中开始恢复,股市持续向好。1971年5月,道琼斯工业指数升至950点,之后有所回调。1971年8月“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货币扩张与价格管制相结合,股市开始上行。1972年11月突破1000点,1973年1月达到1051点的阶段性高位。自此之后,股市开始下跌并进入熊市,9月一度出现反弹,但10月石油危机后再次大跌,12月末跌至820点,全年跌幅近20%。1974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股市在上半年维持震荡,下半年再次大跌,到12月底跌至不足600点。从1973年初高点至1974年末谷底,美股累计跌幅超过40%。随着1975年美国经济走出衰退,股市开始回暖。

      图表9: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债市:1971年上半年,美联储加息,美债利率有所上升。8月,“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美联储重回宽松,利率下降。1972年,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国债利率持续上行。1973年通胀压力开始显现,美债利率在上半年上行,且于4月出现期限利差倒挂。在此之后短端利率加快上升,直至10月石油危机爆发,美联储放松货币,利率掉头向下。1974年“滞胀”环境愈发凸显,市场不确定性显着增加,短端利率波动加剧。1974年4-10月期限利差始终处于倒挂状态,10月后通胀逐渐接近顶部,短端利率开始大幅下降。1973年初至1974年末,10年期美债利率除了在1973年四季度衰退初期时有所下降外,其余时间都处于上升通道。衰退结束后,由于通胀中枢抬升,10年期美债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图表10:美国债券收益率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元与黄金:1971年8月“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尼克松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兑换,导致美元大幅贬值。1972年黄金价格上涨约30%。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继续贬值,一度贬值25%。在此期间,作为安全资产的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最高超过120美元/盎司。1973年下半年金融秩序逐渐恢复稳定,黄金价格有所回调。石油危机发生后,通胀加速上行,美联储加息犹豫不决,使作为抗通胀资产的黄金价格继续走高。1974年底,黄金价格接近200美元/盎司。1975年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美元回升,黄金贬值。自1973年初至1974年末,美元指数累计下跌约10%,而黄金价格却翻了两倍。

      图表11:黄金与美元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对当前的启示

      1973-74年的“大滞胀”引起了社会广泛反思,并导致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对美联储与市场而言,有几个教训特别值得吸取。

      其一,不可低估货币(数量)增长对通胀的作用。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货币因素决定通胀走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扩张不会促进经济增长,只会带来更高的通胀。对此,美联储应将货币增速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9],货币增长也应当成为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之一。受上述思潮影响,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后,使用强硬手段打击通胀,终于得以控制通胀。

      这一次,美联储在疫情后采取了大力度的货币扩张,M2增速一度高达20%。按照货币主义的规律,如此高的货币增速必然带来通胀。而要抗击通胀,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要降低货币供给,将M1或者M2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似乎应该将“缩表”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因为“缩表”是数量型工具,对降低货币总供给有更直接的作用。

      图表12:美国M2增速与CPI通胀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万得资中金公司研究部  其二,美联储的独立性不可或缺。政治家迫于选举压力,常常倾向于采取短期的刺激政策,美联储为维护长期的经济与物价稳定,应避免货币政策被政府干预。有研究表明[10],美联储主席伯恩斯与总统尼克松的紧密关系破坏了美联储的公信力。尼克松与伯恩斯经常通电话,且尼克松在选举之前多次敦促伯恩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美联储的决策偏离了最优路径。

      自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后,白宫对美联储渐渐开始采取不干预政策,这提高了美联储的独立性。如今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共和党人,与执着的民主党人的核心诉求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在独立性这一点上,当前比1970年代要好很多。

      其三,不可低估供给冲击对通胀的影响力。1973-74年的石油和粮食危机,虽然不是导致美国陷入“滞胀”的最根本原因,但在实质上也加剧了“滞胀”。尤其是1973年10月的油价大涨,成为了压倒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次俄乌事件导致全球能源粮食短缺,价格上涨,同样带来“滞胀”压力。不同之处在于,1970年代美国是原油净进口国,而当前美国已成为净出口国,能源自给自足能力更强了。不过,当前美国还面临供应链瓶颈、劳动力短缺等其它供给冲击,这些问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都难以解决。如果这些冲击持续下去,也将增加通胀的可持续性。

      其四,美联储在面对通胀失控风险时切不可犹豫,应坚决果断将抗通胀放在首要位置,维护其公信力。1973-74年美联储举棋不定,瞻前顾后,不仅丧失了退出货币宽松的最佳窗口期,还失去了公信力。回头看,如果通胀上升的风险是真实的,美联储应该毫不犹豫地抗击通胀,切不可因为担心伤害经济增长而犹豫不决。这里的逻辑在于,如果不能确保价格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金融稳定也将无从谈起。即便是在面对油价上涨导致的供给侧通胀时,美联储也应该坚决行动。

      这次美联储也曾低估通胀,一度认为通胀是暂时的,从而使其公信力受损。好的方面是,美联储已大幅上调加息预期,并开始严肃认真对待通胀。不过,美联储货币政策仍然落后于曲线,后续能否重建公信力,成功遏制通胀,还有待观察。

      1973-74年期间,资本市场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股债双杀”。这对当前的启示是,在通胀风险未解除之前,市场调整难言结束。2022年以来,美股与美债双双经历了过去四十年以来的最差开局。10年期美债完全投资回报率接近-10%,美股三大股指持续下跌,其中,代表成长股的纳斯达克指数已累计下跌约25%。考虑到这次美国通胀成因较为复杂,既有供给推动,又有需求拉动,还有工资驱动,未来通胀可能仍有韧性。另外这次美国货币超发较多,未来或面临较大幅度收缩,这将对资产价格带来持续的扰动。金融市场已成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之一,美联储要收紧金融条件,对应的就是相关资产价格需要调整。

      法律声明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及二维码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关键词:

    美联储,货币

    审核:yj177 编辑:yj1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
    • 内参
    • 股票
    • 赢家观点
    • 娱乐
    • 原创

    3月2日硝酸产业链情报

    1.3月2日硝酸产业链指数为116.793月2日硝酸产业链指数为116.79,较昨日上升了0.18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75.93点(2021-10-21)下降了33.62%,

    私募年内自购金额超3亿元 彰显对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

    尽管近期A股主要指数已有明显反弹,但私募机构自购旗下产品的步伐未停止。3月1日,海南进化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进化论资产”)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

    苏常柴A:投资锂电隔膜项目的主体为常柴股份有限公司,非厚生投资

    消息,苏常柴A(000570)03月0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请问董秘,常柴单缸机三井基地已被政府收储,那常柴铸造厂地块的收储进展怎样了?

    指数化投资动能强劲 今年前两个月3500亿元资金净流入宽基股票ETF

    2024年以来,资金持续借道指数基金入市,指数化投资动能强劲。宽基指数产品表征市场整体行情,已成为各类投资者配置A股的有力工具,以沪深300、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A股核...

    2024年3月1号热点题材

    上证指数目前处于短线上涨趋势中,依据赢家江恩价格工具得出:当前支撑位:2839.57点、2885.09点,当前阻力位:3018.56点、3031.49点,由赢家江恩时间周期工具展示得出:...

    早知道:2024年2月29号热点题材

    上证指数目前处于短线回调趋势中,依据赢家江恩价格工具得出:当前支撑位:2839.57点、2885.09点,当前阻力位:3009.48点、3018.56点,由赢家江恩时间周期工具展示得出:...

    持有多只股票好吗?是持有二三只比较好?还是持有很多股票好呢?

    长期炒股赚钱不容易。股票那么多,不知道买哪个好。持股多少比较好?持有多只股票好吗?a股散户该买多少股?简而言之,普通投资者持股最好不超过5只,关注和研究股票最好...

    雅戈尔男装什么档次?雅戈尔旗下有哪些品牌?

    雅戈尔男装什么档次?雅戈尔集团(600177)成立于1979年。经过36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品牌服装为主业,涉足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多元化推进,专业化发展的商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