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联合抵制“6·18”大促 如何避免“谷贱伤农谷贵伤人”式困境

来源: 成都商报 作者:佚名

摘要: 据报道,近日,两份出版行业的“联合声明告知函”引发关注,56家出版社抵制京东“6·18”图书大促。其中,北京10家出版社、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单位,均声明不参与江苏圆周电子商务公司

  原标题:出版社联合抵制“6·18”大促 如何避免“谷贱伤农谷贵伤人”式困境

  据报道,近日,两份出版行业的“联合声明告知函”引发关注,56家出版社抵制京东“6·18”图书大促。其中,北京10家出版社、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单位,均声明不参与江苏圆周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关联公司)提出的“6·18”促销方案,并且将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此举将出版社和电商平台由来已久的价格矛盾公开展现在世人面前。

  5月21日晚,京东图书采销员工魏超在朋友圈回应称,“我只是想卖更便宜的图书,更好地让利消费者;我只是想通过薄利多销扩大销量,给合作伙伴们创造收益”。言语间颇多不解和委屈。

  从公开报道来看,此次“6·18”促销方案要求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参与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累计8天的促销活动。有出版社相关人士直言,折扣低至如此,出版社已是“亏钱卖书”,而且平台方本次还要求全品种图书参与促销,对出版社来说“压力很大”。

  图书需要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文化产业,需要良性的收益来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存,保障优质内容的可持续产出,也能激励出版行业出版更好的作品。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并形成渠道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已形成了出版社受制于电商平台的局面。一些出版方被迫参与低价活动,“赔本赚吆喝”。虽然乍看之下消费者能够从中得利,但实际上颇有一种“谷贱伤农”的意味。

  我的一位经营书店的朋友,已基本不在出版社渠道进货,而是等电商大促时低价购入,再加价售卖赚取利润。这种听起来有些戏剧化的方式,也侧面反映出当下图书市场的畸形。而今56家出版社对京东“6·18”的联合抵制,也是这种市场模式下积怨已久的矛盾爆发。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下的图书定价越来越高,动辄五六十元起步,再多点的更是攀至百元以上。有人解释称,这是因为电商大促时要打折,所以出版社往往根据折扣价反推书价,使得打折后能保持一定的利润。这无疑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出版社定价越来越高,平台促销折扣越来越低。这也难怪消费者啧有烦言,“不促销平时根本不敢买”。如同谷贱伤农,但另一头,谷贵也伤人。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搬出国外的“图书价格保护机制”,认为应该限制折扣或线上线下同价。但不同国家情况不同,我们也不能生搬硬套。在我看来,不妨将这次争端作为一个契机,让出版社和电商平台坐到谈判桌前,公平理性地谈一谈。定价应该设置在合理区间内,折扣也应该给出版方保留适当的利润。而促销活动,出版社也本该有参与或不参与的权利,哪些门类的书可打折,打几折,这也应该是出版社的自主范畴。消费者自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比价,来决定是否购买。

  说到底,“一刀切”式的设置强制折扣,来满足平台图书大促的宣传口号,实际上也可能是一种杀鸡取卵式吆喝。只有让图书市场驶入良性、合理的轨道,消费者和文化产业才能真正从中受益。(郁风)

  来源:成都商报


审核:yj115 编辑:yj115
关键词:

图书,促销,电商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