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是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在智能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5G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加快“新基建”进度的举措,将赋能未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打造一个产品个性化、设计协同化、供应敏捷化、制造柔性化、服务主动化、决策智能化的智能企业,是很多企业的未来选择,自动化和机器人企业在新基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1、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行业  全球制造业正面临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为特点的新的竞争局面,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引领制造业转型提升的同时,也保障和带动了自动化设备的旺盛需求。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发展智能制造正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智能制造设备产业是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石产业。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推进智能制造,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提高制造业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经济增长新能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根据中国工控网预测,未来3-5年中国自动化市场整体增速将保持在5%左右,将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  据工控网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对高效节能电机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下游市场驱动系统产量不断上升也增加了对电机的需求。在工业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高效率、自动化的设备正越来越受到追捧。全球工业电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在未来5年,全球工业电机市场有望以5%-7%的年综合增长率发展,预计在2020年将突破8,000亿美元,至2023年达到9,500亿美元。  2、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行业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持续提速,各国对于基础劳动力和各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上升。但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人口红利加速消退,劳动力资源愈发短缺。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用人成本的持续提升以及招工难的困境是显著的压力,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冲击。在劳动力市场成本日渐攀升的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广泛使用更多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机器人将是必然选择。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快速推进,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主流,企业在技术创新与效率优化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各环节效率,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综合竞争力更加强劲。引入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与传统人工相比,工业机器人不仅作业精度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时间长,而且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用人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仅为140台/万人左右。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应用场景的不断明晰,工业机器人几乎涵盖了所有制造行业。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2017-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增速可达30%以上,到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超过27万台,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随着应用行业不断扩大,我国自主品牌的机器人现已涉及国民经济47个行业大类和126个行业种类。  根据IFR发布数据,目前中国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2018年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制造业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最高的是国家是新加坡,达到831台/万人,其次是韩国,达到774台/万人,德国、日本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也均在200台/万人以上。而中国是140台/万人,且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大国,对标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本次COVID-19疫情中,制造业龙头企业自动化水平较高,在复工中展示出较大优势,疫情短期影响过去之后,势必会促进机器人自动化的进一步应用渗透,会在较长时期内促进制造业自动化率提升。  公司是目前中国运动控制领域最具影响力企业及具有完全自主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覆盖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全产业链,构建了从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和品牌的全方位竞争优势,公司已经建立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的品牌优势。公司拥有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领军人才,具备国际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优势,公司持续保持占销售收入10%左右的研发投入,奠定了公司保持技术创新领先优势的坚实基础。

    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部件+本体+机器人集成应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埃斯顿的全产业链模式是以大力度技术投入为支撑,以AllmadebyEstun为基础,构建产品成本、质量和市场快速响应优势,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快速交付和快速服务响应的能力。  公司业务覆盖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构建了从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和品牌的全方位竞争优势;在实现规模效应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产品体系方面,公司拥有自主生产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专用交流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二维和三维视觉技术、机器人核心算法、获得专利的双曲面齿轮减速装置、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覆盖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公司作为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的行业领导者,在国内唯一兼具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统三大技术平台和完整系列产品,并且在自有技术和自有核心部件基础上研发机器人本体及智能制造系统产品。  本报告期,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6.01%,较上年同期增加0.02%,规模化效应和盈利能力进一步体现。  1、拥有自主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其完整解决方案优势  公司拥有自动化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  (1)具备国内最全功率段的交流伺服产品,并且具有ProNetSumma和Plus不同性能和平台的伺服产品,既能满足一般客户的性价比需求,也可以满足特殊行业的高端应用需求,广泛适用于工业机器人、3C电子、印刷包装、口罩机、机床机械等行业,满足中、大型设备多轴复杂应用的需求。  (2)公司子品牌TRIO拥有全系列运动控制器,在锂电池、3C电子、包装等行业大量成功应用。  公司具有丰富的自动化完整解决方案集成能力:  (1)机床自动化:公司的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均为智能装备的核心控制部件,其有机结合构成的系统解决方案是智能装备中的核心部分;报告期,公司针对数控折弯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增加对油液压力、温度和清洁度的检测手段,利用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对机械零部件的故障预警,从而达到对设备进行远程运维的目的,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针对机床绿色节能的需求,公司推出新一代ESVP节能型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动态响应和优越的性价比优势,得到了广大机床厂家的高度认可。  (2)通用设备自动化:基于TRIO运动控制器及伺服系统有机结合,通过客户现场工艺及需求持续挖掘,为更多细分行业提供定制化完整解决方案。报告期内,针对锂电池行业,公司加强对叠片、焊接、包装、物流等工艺环节的深度开发,已经为业内领先的锂电池生产交付整体生产线的电控解决方案,并获得关键客户大订单;针对包装行业,基于TRIO多阶样条曲线电子凸轮模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及平稳性;在机械手行业,基于行业定制多轴一体伺服机械手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多轴插补、末端曲线任意拟合等功能,操作便捷,性能优异。  (3)以机器人为中心的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一体的机器自动化立体解决方案-智能控制单元。集机器视觉、高性能运动控制器、高动态伺服系统和自主工业机器人为一体的智能控制单元产品已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目前在3C电子、锂电池、包装、光伏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该产品组合在标准化软件平台应用的同时,进一步集成视觉功能及信息化功能,全力服务于智能制造。根据应用需求,可以提供集成式控制柜和多轴组合式驱动方案,同时,将进一步加快研发PCBase一体化平台建设和研发,真正为客户实现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降低了客户整体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已经成为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使得公司具有独特竞争力,报告期内,整体解决方案在业务中占比得到了大幅提升。  2、工业机器人持续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和创新  公司在机器人业务上坚持通用+细分的模式,通用机器人依靠全产业链优势,以规模取胜;在细分行业领域,更加聚焦行业标杆,为行业快速定制专用机器人。  继续推进机器人+战略,公司先后开发覆盖了包含弧焊、搬运码垛、折弯、光伏、木工、压铸等行业数十种标准化工作站;在在多个细分行业领域,发挥先发优势,占领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在已有的机器人技术基础上,在以下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1)研发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高密度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使得机器人新一代控制柜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机器人控制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和使用更简单、方便;  (2)研发光伏排版机器人及单元,采用视觉定位技术,使得工作效率和作业精度大幅度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凭借机器人性能和成本优势,在光伏行业拓展排版以外的其他应用;  (3)新一代折弯机器人采用无电池绝对值编码器,实现电池免维护,提高机器人可靠性;研发新的计算机离线编程技术,将示教编程时间缩短80%;采用视觉抓取技术,新的自动跟随、对正和校准技术,提升机器人工作效率;  (4)针对压铸、木工等特定行业,研发新的高性价比机器人工作单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投入。推出包括防护等级达到IP67的压铸专用机器人、长臂展木工行业专用机器人、每小时1000包高速码垛搬运机器人;  (5)研发焊接与切割,打磨与去毛刺、智能仓储、码垛、涂胶等机器人标准化应用单元,免除用户端机器人集成工作,实现即插即用;  (6)研发了新一代机器人三维视觉技术,引入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视觉识别工件和自动轨迹生成时间大幅缩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工作效率更高。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机器人本体业务较上一年稳定增长,产品在焊接、码垛、上下料、折弯,光伏排版、打磨等应用领域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优势;部分产品,如折弯机器人及其工作单元、光伏组件装配作业机器人及工作单元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机器人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国内知名企业,并出口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公司已建立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的品牌优势。  公司充分发挥了上述各类产品核心技术平台的集聚效应,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产品组合为核心竞争优势,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对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的需求。  (二)国际化竞争优势  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具备研发、技术、营销、投资的全球化视野的团队,重点打造“国际化技术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三位一体能力,建立研发国际化、生产本地化、服务低成本及技术领先的战略方针,推进营销国际化,加快建立国际化营销渠道,把产品快速推向国际市场;提升国内外资源整合的能力,形成1+1大于2的能力,统一研发规划,统一生产规划,统一采购规划,充分发挥国内外各自优势。  TRIO、Cloos等全球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的加入,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智能装备核心部件领域和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方面的领先能力,增强了国际领先的品牌、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  (三)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和创新优势  公司持续多年大力投入研发,研发投入比例持续保持占销售收入10%左右,奠定了公司保持技术创新领先优势的坚实基础,2019年度,在经济下行时期,公司继续加大投入研发,苦练内功,蓄势待发,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13.66%。  公司着力于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布局和多层级研发体系。公司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目前拥有三大研发团队: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团队、智能控制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团队以及欧洲研发中心。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合作研发机制,有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智能核心控制部件及解决方案、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专家支持团队协同研发,公司也与多个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知名大学进行研发合作,成果已经开始显现,24小时全球不间断的研发活动为公司长远发展和持续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全年公司共新增软件著作权25件,新增授权专利82件。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软件著作189件;授权专利389件,其中发明专利121件。已经申请尚未收到授权的专利有181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员工1,683人,其中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620名,占员工总数的36.84%。报告期内完成研发投入19,420.45万元,占收入比例为13.66%。  公司拥有国家机械工业交流伺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锻压机械控制和功能部件工作组、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公司参与制定了机器人职业技能认证标准。  公司先后承担了多项科技部863项目、工信部研发项目、发改委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省经信委示范应用项目、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利用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中国智能制造贡献力量。  (四)持续提升规模化生产制造水平,提高制造品质  报告期内,为满足机器人电柜配套的快速增长需求,公司建立了机器人标准电柜自动化生产线,有效提高了电柜装配的一致性,并且质量可追溯。针对SCARA、MINI机器人的ERC-C系列控制柜,比原控制柜体积减小最高达56%,满足设备小型化,车间紧凑化要求。针对6kg-30kg工业机器人的ERC-S系列控制柜,比原控制柜体积减小最高达43%;采用内外双循环散热技术,可以满足恶劣工况应用要求,大大提高产品可靠性。  为打造高品质产品,除已投产的以自主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智能化装配流水线外,公司已建成机器人机械零部件高度自动化、高精度的FMS柔性生产线,并于2019年投入使用,实现机器人零部件自主自动化加工。该柔性生产线由多台高速、高精度的德国海科特(Heckert)加工中心组成,实现工件自动识别、程序自动加载和成品的自动检测。该生产线投入使用后,极大地提高了埃斯顿机器人生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将为更大规模机器人生产和销售提供了保障。公司要以“AllmadebyEstun”为作为自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实施该战略,一方面追求机器人产品的高品质,同时进一步构建和提高竞争对手进入机器人产业的壁垒。

    经营计划

    尽管2019年业绩面临较大挑战,但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公司正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公司所处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潜力巨大,所坚持的全产业链和国际化战略效果逐渐显现,伴随着持续数年大力度研发投入,对产品的精心打磨和对市场的精心耕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正在不断优化提升之中,长期价值将会在未来得到充分体现。  尽管有COVID-19疫情的考验,但对2020年业绩的增长公司仍旧具有很强的信心,公司坚持多年的技术研发投入,已经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有重大突破,公司致力于打造新的组织模式,坚持组合式团队以客户导向、市场导向展开工作也会显现其强大营销竞争力,公司整体的业务竞争能力将会在今年业绩增长中得到充分体现。  具有百年技术积累和品牌历史积淀的Cloos的加入将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公司与Cloos双方协同开发机器人焊接标准化产品将会开辟Cloos新的业务方向,具有极强协同效应的新模式业务将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Cloos的并入也将会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2020年,公司将重点关注从以下三个维度构建公司竞争力:  第一维度:垂直价值链  第二维度:全球化经营  第三维度:精益化管理  结合上述三个维度,公司将重点关注以下工作:  1、继续保持大力度研发投入,强化公司全产业链和AllmadebyEstun优势  继续保持大力度研发投入,强化公司全产业链和AllmadebyEstun优势,公司的全产业链模式是以大力度科技投入为支撑,以AllmadebyEstun为基础,构建产品的成本和品质优势,目的是:  (1)减少中间环节,把成本降到最低。  (2)质量从源头控制,确保产品品质。  (3)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细分客户快速定制。  2020年公司在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线将重点关注:  (1)自动化解决方案:从单品销售全面转向解决方案销售,解决方案今年成为业务主流。  (2)融合公司产品线的聚合优势:创建以机器人、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一体化的新型机器自动化方案,充分利用公司既拥有核心部件又拥有机器人的优势,推出组合叠加型产品,公司提供给客户的不再是单轴、单机的解决方法,也不只是简单垂直整合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而是提供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制造新方案,实现机器人、视觉、运动控制等自动化核心部件组合的集成化控制,简化自动化机器复杂机构,方便用户调试和维护,是机器自动化的立体化的解决方案。  (3)为机器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新一代机器人控制系统,集成化驱控系统和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持续提升机器人成本和性能竞争力。  2020年公司在机器人产品线将继续实施机器人通用+细分战略:  (1)通用机器人产品短期内仍将以“万台战略”为目标,规模化发展促进规模化降本,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影响力。  (2)细分机器人产品通过定制删减通用冗余,增加行业专用特色,获取高性能、低成本、高毛利。  (3)2020年将继续在多个细分领域实施公司提出的“机器人+”战略,坚持推进基于对行业和客户的深刻理解,不断推出具备专业化定制优势的,预先配置的机器人模块化工作站,公司“机器人+”发展战略,是公司在机器人本体基础上的产业延伸,是公司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今年公司将初步实现国际化,预计收入将有一半以上来自国际市场,员工有近一半来自中国以外,公司具备条件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去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但归根结底,公司是一家植根于中国的企业,会高度重视脚下这片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充分利用归属于公司的国际化资源,以全球+中国的模式,首先重点服务于中国市场,为中国客户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其次在全球市场获取更多发展机会。  2020年公司将会在国际化资源整合方面重点关注:国际化技术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三位一体战略(1)公司经营向国际化转型升级,全面培养建设国内外资源整合的能力,真正实现市场、研发、采购、制造资源的优势整合,做到1+1大于2,在充分发挥国内外各自优势基础上,逐步实现统一研发规划,统一生产规划,统一采购规划。  (2)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服务于中国市场,通过国际先进技术协同研发,帮助公司产品技术性能快速提升,结合本地化制造的成本竞争力,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蛋糕。  (3)利用TRIO和Cloos已有国际化营销网络,加快建立国际化营销渠道,把公司产品快速推向国际市场。  3、打造以“自动化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软硬一体化公司  公司是一家有长期积累,以“自动化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软硬一体化公司,自动化软件是公司目前两大产业群竞争力的源泉,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软件化特征不断加强,软件能力将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公司除了继续强化伺服控制、运动控制、机器人控制等嵌入式软件平台,还将进一步加强PC软件队伍能力建设及国际化软件技术资源整合,在新的平台上优化包括伺服调试软件Esview,运动控制及机器人控制仿真软件MotionPerfect,通用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EstunStudio,焊接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Roboplan,以及多种包含丰富工艺经验的行业应用专用软件。  4、定位“新基建---以自动化装备及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及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建立核心部件—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商业闭环  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新生态是新基建的投资重点领域之一,在COVID-19疫情爆发中,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远程服务就曾展现出巨大优势。埃斯顿作为这一领域积极的参与者,正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更多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  公司定位“新基建---以自动化装备及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及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建立核心部件—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商业闭环。  以公司具备的大量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现场应用为硬件基础,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在生产环节实时收集数据,云端AI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定制化。在质量环节,通过生产数据进行精确而快速的异常情况判定,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在维护环节,通过现场设备中获取数据,预测设备和装置故障,实现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以新的商业模式获取服务性收入。  5、充分利用Cloos并购给公司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至2019年年度报告披露日,Cloos公司已经并入公司。Cloos公司的成功并购,给公司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业务增长点,更加稳固了公司国产机器人领头羊的地位。  (1)Cloos的价值  ①作为全球机器人焊接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Cloos拥有世界领先的焊接机器人和焊接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从集成式机器人焊接单元到复杂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Cloos坚持AllmadebyCloos战略,为客户提供从焊接机器人、焊接电源、焊枪、激光定位及传感、自主焊接工艺自动编程软件等全系列产品和服务。Cloos焊接机器人的优势是焊接工艺及机器人控制集成一体化,有效地整合机器人、焊机、焊枪、送丝机、电弧跟踪传感器等多模块为同一控制平台,具备通用机器人用于焊接无法达到的焊接效率,焊接质量和焊接柔性。  ②Cloos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激光焊接和激光3D机器人打印领域具有领先技术和产品优势。未来,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激光焊接和激光3D机器人打印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3D激光焊接技术未来将广泛运用于创新的激光辅助的焊接工艺(如:激光复合焊)以充分应对未来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建筑机械和其他机械制造工业所面临的关于三维焊接设计的挑战。Cloos掌握的3D打印焊接机器人打印技术使得金属3D打印(增材制造)的过程更快、更便宜,在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具有先发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2)协同发展战略,构建机器人国际化战略版图  ①延伸公司“机器人+”战略的布局  Cloos公司为全球机器人弧焊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百年技术积累和品牌历史积淀,拥有世界顶尖的焊接和焊接机器人技术及产品,本次Cloos并购,公司将获得Cloos机器人品牌以及全部关键技术和产品,快速缩短与国际高端机器人性能的差距,为进军国际机器人第一阵营,确立公司在当今工业机器人应用占比最大的焊接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发挥协同效应,创建新的业务增长点  充分利用Cloos公司已有焊接和焊接机器人技术以及公司机器人全产业链成本竞争优势,协同双方优势资源,延伸拓展标准化机器人焊接工作站业务和标准化焊机业务,进入全球市场空间更大的薄板中高端弧焊机器人工作站和弧焊自动和手动焊机市场,以中国为基地,建立全球市场的Cloos焊机业务和焊接机器人单元业务模块,形成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③增加研发协同,快速提升双方机器人产品竞争力  Cloos是德国百年自动化企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同时又脚踏实地的工程师。这批工程师大多在公司工作10年以上,是Cloos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埃斯顿并购以后,Cloos的工程师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将更多的促进德国工程师和中国工程师的交流与协作,互相取长补短,协同融合,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开发出更多德国品质的产品,真正发挥国内外协同的优势,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客户。  6、精益化管理将是公司未来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公司竞争将不仅仅局限在产品、营销,精益化管理将是公司未来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公司精益化管理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有很大空间优化提升,这是2020年公司的机会。  (1)建立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全公司共同关注投入与产出,关注提升公司人均绩效,每个单元要关注本部门人均绩效,建立成本意识,经营意识,在公司内部提倡人人都是经营的主角,尽可能让更多团队成为利润中心,最终实现全员参与型经营,真正做到,该花的钱坚决花,一分不节省,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一分不浪费。  (2)大力强化信息化手段以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人为干预,对现有信息化手段用好用足,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销售、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投入,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管理透明度。  7、加强业务合作伙伴渠道建设和拓展,建设埃斯顿业务渠道生态链  公司的渠道(代理商、集成商等)网络建设尚不理想,在市场环境逐渐趋于成熟的今天,公司如何建立埃斯顿的渠道生态链,建立广泛的渠道合作资源,和渠道成为长久合作伙伴,是2020年的重大工作之一。  一个公司能力再强,也无法兼顾到每个垂直细分市场。在这些细分领域的代理商、集成商拥有自身的优势。他们对这些客户的需求理解更为深刻,要在市场透明度加大同时,保护代理商和集成商利益,在有冲突的情况下,优先保护渠道,让利于渠道是公司要坚持的原则;  2020年公司将花大力气在渠道建设,制定规范的渠道管理制度,优先保证渠道的获利,支持渠道的发展。  8、持续组织竞争力优化,支持公司战略实现  今天互联网的惊人发展,让无偿使用的信息畅通无阻,不能再仅以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新业务,来获取竞争优势,因为很快会被效仿,让复制新产品和新业务变得非常容易,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复制一个组织不是轻而易举的。  2020年要继续推进组织竞争力建设:  (1)组织要有愿景  有大胆的长期的愿景,必须把长期竞争力作为公司的重点。而文化是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核心。因此组织的文化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以“诚信、专注、共成长”为核心价值信仰,以成为“受认可和尊重的国际化品牌”为目标,始终坚定不动摇,以《文化白皮书》为行为准则,深入贯彻到公司各层级人员,并指导决策、规划和行动,坚定不移的引入新的人才,结合考核与激励机制,推动公司组织竞争力提升。  (2)持续推进组织变革、优化公司组织和人才队伍  在文化价值观的贯彻影响下,坚持市场导向,客户导向,持续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2020年,公司将继续聚焦细分行业突破战略,在组织结构上、业务流程上进一步展开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调整与优化,强化行业、区域、应用技术的市场小铁三角,同时继续推进产品、营销、制造交付的整体运营大铁三角的良性运作,有力保障产品竞争力提升,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快速反应。打造善思考,能打胜仗的专业化营销组织。  9、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降低负债率  提高EBITDA和净利润水平,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资产负债率,继续加强现金流管理,利用债务融资中将部分短期负债替换成长期负债、未来再融资募集资金等方式,努力降低因收购兼并造成的暂时性负债水平,增加偿债能力。  当下全球经济陷入历史性收缩,随着COVID-19疫情全球爆发所带来的周期性影响,多重困难交织的严峻形势下,不容一丝一毫的侥幸,一时一刻的松懈,既要仰望星空,更要埋头苦干,等待厚积薄发。  公司对未来始终保持饱满信心,坚信目前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公司的持续耕耘是有价值的,因坚持而看到希望,公司不会有丝毫动摇继续走一条具有埃斯顿特色的发展之路的信念,继续保持以运动控制系统国产第一品牌为目标,以创造中国机器人的世界品牌为使命,把公司打造成为一个受到同行认可和尊敬的国际化企业,并立志在2025年进入全球机器人产业“第一阵营”的战略目标。

    市场风险

    1、市场需求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装备制造及智能化生产领域。在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制定了“双核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自动化核心部件的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为核心业务,如果制造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度不及预期,将会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将在保持现有业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附价值高的新业务领域,扩大行业技术领先优势,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具备协同效应的资源整合,以加快新产品、新业务的成长速度,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2、市场竞争风险  与国际知名厂商相比,公司在自动化核心部件、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品牌和技术优势的建立方面还需经历必要的过程。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目标市场,国际知名厂商纷纷在我国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国内相关企业凭借本土化优势和政策支持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如果国际厂商加大本土化经营力度,以及国内厂商在技术、经营模式方面的全面跟进和模仿,国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将继续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坚持产品、经营模式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差异化竞争优势。  3、外延性发展带来的经营风险  公司坚持内生性发展与外延性发展并举战略,积极通过对外投资、并购、参与外部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外延性发展。  在外延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项目谈判、项目推进、以及文化差异,导致投资项目的进展及项目持续经营情况不及预期。公司将审慎选择投资合作对象,坚持公司和股东利益优先原则,积极寻求对公司两大核心业务具有协同效应,有业绩支撑的优秀公司的进行收购兼并,力争投资项目持续为公司创造效益。  4、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新项目和新产品业务的不断增加,对公司治理层的整体把控能力和公司内控体系的健全、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梳理公司组织架构体系,持续健全和完善公司内控规范,增强执行力和风险控制力,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引进高质量专业和管理人才,构建高效团队,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将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5、“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经济在一段期间内将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虽然短期来看,暂时未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国内厂商会面临出口业务的下行压力,从而导致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收购美国高端技术标的的难度也在加大。公司将不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大力加强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赶超国际品牌,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时价预警

    详情>
    • 江恩支撑:15.27
    • 江恩阻力:17.79
    • 时间窗口:2024-05-1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热论
    不会表演:

    埃斯頓处于庄家控盘,打压吸筹中,可能散户还有很多吧,等一段时间得,基本上算开始横盘了

    金针探底:

    埃斯顿市场份额提升背后的尴尬连续两个季度亏损,净利率不足1%

    步入2024年,全球掀起人形机器人产业热潮。伴随人形机器人指数的上涨,多家机构密集调研A股相关概念股。埃斯顿(002747.SZ)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去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且通过参股埃斯顿酷卓布局

    亮DE:

    埃斯顿已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近期,埃斯顿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已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有布局,并参股了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其业务包含了人形机器人的部件及算法的研发。未来基于多场景交错互补模式,酷卓的产品研发可以进一

    萌萌乖喵兔兔唔:

    埃斯顿近期高点18.12持续下跌,涨幅回落17.51% 人形机器人概念近7天下跌5.84%

    5月13日埃斯顿收盘价为15.42,小幅下跌3.5%,近期高点是18.12元,时间是2024年4月29日,到现在已经下跌7天,共跌去了2.7元,跌幅为17.51%。其中下跌超过5%的有1天。

    视悦:

    海通国际给予埃斯顿中性评级,目标价位18.8元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王坤阳近期对埃斯顿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净利率承压,继续深化管理变革》,本报告对埃斯顿给出中性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18.80元,当前股价为15.98元,预期上涨幅度为17

    灰黑兔:

    埃斯顿公司未与优必选合作

    证券之星消息,埃斯顿(002747)05月0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董秘您好!请问贵司是否有与优必选合作?谢谢埃斯顿董秘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未与优必选合作。投资

    龙血树789:

    东吴证券给予埃斯顿增持评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周尔双近期对埃斯顿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盈利短期承压,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本报告对埃斯顿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16.46元。  埃斯顿(0

    毒药Veneno:

    人形机器人隐形龙头,小米SU7核心供应商,业绩大增150%,技术碾压同行!

    国内人形机器人再传利好!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将会成为发展各种新型机器人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

    择一城终老:

    4月30日埃斯顿跌9.98%,国泰中证机床ETF基金重仓该股

    证券之星消息,4月30日埃斯顿(002747)跌9.98%,收盘报16.15元,换手率7.08%,成交量55.7万手,成交额9.1亿元。该股为大农业、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农机、小米概念股、工业自动化

    初遇:

    【埃斯顿跌停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连续两季度亏损】机器人龙头埃斯顿(002747.SZ)跌停,现报16.15元,总市值141亿元。埃斯顿2023年与2024年Q1连续陷入增收不增利,且去年Q4与今年Q1还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