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1、模具行业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由于使用模具批量生产制件具有的高生产效率、高一致性、低耗能耗材,以及有较高的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已越来越被国民经济各工业生产部门所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制造领域,众多零部件都需要模具加工成型,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市场需求庞大。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公布数据显示,全球模具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14年全球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之后小幅增长,2017年全球模具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2018年全球规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美元左右,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1.1、国内模具行业概况   根据成型材料种类,模具可以分为塑料成型模具、硅胶成型模具和金属成型模具。昌红科技主要研发生产制造精密塑料模具及精密塑胶成型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设备、办公设备部件、家电产品、汽车内饰生产,其上游行业主要为机床工具行业、模具钢行业和塑料粒子行业,下游为OA办公、医疗机械、汽车、消费电子、等制造业生产企业。随着下游市场的变化,尤其电子产业的发展,模具精密化、自动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行业应用细分专业化趋势突出。   模具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和保持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出口不断增长。根据海关信息统计,2018年模具出口总额608,534.95万美元,同比增长10.84%;2019年模具出口总额达到624,600.27万美元,同比增长2.64%。2019年,模具出口达21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目的地前五位依次排名为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印度,占全部出口总量的38.11%。中国模具进口货源地前三位依次排名为日本、韩国、德国,占全部进口总量的67.34%。   1.2、国内模具行业未来发展   精密模具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其下游覆盖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并且产品种类繁多,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交通运输业、传统制造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传统与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提供基础组件的注塑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模具制造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   1.2.1、机遇   在国家政策扶持及各地方企业的努力下,一方面,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各类模具产业基地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模具制造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也使得模具行业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更加便捷,促进模具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另一方面,模具行业已完成了技能型向技术复合型的转变,由模具制造转向模具+技术服务过渡,模具企业不仅仅是模具供应商还成为集成技术服务商。模具产品在整个制造生命周期中是个共同探讨改进的过程,模具企业在交付模具产品的同时要交付设计、工艺、分析的数字化过程,模具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模具与模具成型工艺的一体化方案,是完成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产业化关键节点,部分模具企业已具备了零件成型整体解决方案和工程服务等能力。极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模具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2.2、挑战   近年来,模具产业链成本压力逐渐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多变,国际模具制造业实体回归,中国出口模具增速放缓,致使模具市场格局不稳定因素增加。同时,由于国际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客户对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的要求也上了新台阶,目前许多企业掌握的传统工艺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因此,许多国内中小规模模具制造企业都面临高端技术人才短缺,研发实力较弱、创新能力较差、自有资金难以支持设备更新改造、生产线升级的情况。   2、医疗器械行业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推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稳步增长。据EvaluateMedTech的统计,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405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约4.65%,其预计到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将会达到54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   2.1、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受国家医疗器械行业支持政策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时代的来临,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促使行业发展增速提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7年)分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统计,2007年至2017年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535亿元增长到了4,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59%,远超全球市场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11年的1,47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450亿元。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4,450亿元,比2016年度增长了750亿元,增长率约为20.27%。   表1: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统计表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高科技产业创新活跃、竞争激烈。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不强,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仍未改变,许多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本土优势企业抢占市场。加快推进我国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促进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对主要发达国家全球竞争战略的重大需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   2.2、基因测序技术突飞猛进,医疗器械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2016年3月,中国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将“精准医疗”列入首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为整个精准医疗的基础以及目前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基因测序行业再次得到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的基因测序方法已发展了三代,而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又称“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由于其高通量、低成本的特点,使基因测序技术实现商业化大规模应用,是目前最主流的基因测序技术。   基因测序是体外诊断发展的确定性方向。2017年4月,科技部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提出要紧紧围绕民生健康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需求,重点发展基因测序、免疫治疗等关键技术,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战略制高点。同年6月,科技部、卫计委等六部委发布《“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在上述国家战略政策的引导下,全国科研及临床机构陆续建立精准医学中心,以期实现从科研到临床的快速转化。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大数据技术大大提升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研发效率,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则带动各种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进入临床应用,生命科学进入大数据、大平台、大发现时代。与此同时,合成生物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改变传统的疾病诊疗模式并推动医药产业变革,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为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道路,单细胞技术、定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以及光遗传学技术等新兴研究方法推动生命科学向更加精确和实时的方向发展。在技术、市场、需求的耦合驱动下,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和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核心竞争力

    1.科研技术优势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河源昌红、柏明胜、上海昌美、上海硕昌以及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因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保持创新意识,持续引入国际高精尖设备,通过引入、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创新,持续推动模具的开发研制及其制品的注塑成型工艺等创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并于报告期内实现六十四穴免疫反应杯全自动生产线,进一步彰显公司的工程及智能制造优势。同时,公司又是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拥有省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设立了广东省精密注塑模具工厂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在上海设有新兴医疗器械及生命科学领域研发中心。截止期末,公司累计拥有各类有效专利授权113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0项。   2.生产管理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成熟、专业、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作为生产型规模企业,公司高度重视生产各个环节,实现稳定、高效、节能生产。经过多年的研发、生产、经营,不断改进、优化,总结出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生产管理体系,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稳步发展提供保障,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稳健发展,持续实现盈利。公司建立有严格的品质控制体系,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2007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使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专业的管理团队、精益生产管理和严格的品质控制体系使公司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公司还引进ERP等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控制及反馈,以提高公司管理信息处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3.产品质量优势   经过多年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和持续的新产品研发,公司产品系列日益丰富,主要产品为高端医疗耗材及试剂、模具及配套注塑产品。公司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生产设备优势。公司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的高速加工中心、车床、检测等设备,同时拥有成熟的模具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高效、高精度、高品质的智能制造。二是科研技术优势。公司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了产品的差别化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不完全替代性产品的研发制造。三是质量控制优势。公司严格把控产品生产各个环节工序、严格规范各项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客户至上的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呈逐年稳定提升趋势。

    经营计划

    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需求显著减少。受此影响,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周期调整压力。   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为2020年的经营发展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公司坚定“融入卓越的工程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医疗器械产品与服务”为使命,按照抓好主业、稳健经营、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砥砺前行。   1、“抓好主业”,平衡发展,夯实发展基础   公司依托现有的工程技术能力,进一步加强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持续优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紧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业务。   2、稳健经营,全面提升资产经营水平   新的一年,公司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目标”抓经营。在提高运行质量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增长。注重“两个提升”:一是提升管理能力。坚持“以资金管理为抓手,以利润为目标”抓管理,不断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提高全员劳动效率,构建和谐幸福企业;全力推进各大业务板块均衡发展,持续精耕主营业务、提升主业服务能力;加强成本控制,不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市场敏锐性,积极捕捉市场机遇,战略性的扩大国际业务,拓宽经济效益增长渠道,稳扎稳打,凝聚内部发展力量,整合外部优势资源,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二是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抓存量、挖增量,着力调整改善业务结构、资本结构,丰富医疗产品线及增加医疗业务比重,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切实做好应收账款工作,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协同发展   近年来,公司将始终坚持在奋斗中开拓前进,并随行业形势、市场和政策变化优化调整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和业务的对接,持续深化以优势资源互补为重点的协同发展,聚各方之智、集各方之力,不断拓宽融合发展的领域,深化协同发展的实践,有效提升融合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公司在持续深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向医疗器械领域的拓展,充分利用自身工程设计优势、高精密制造与高效率优势,加强集团各板块的产业合作,开创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4、以人为本,加强员工团队建设   2020年,昌红科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领会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抓机制、抓队伍。首要抓的是分配机制改革,形成正向关系,形成长效机制,适时实施股权激励,全面提升员工积极性,激发团队新活力,真正彰显上市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外引内培相结合,不断扩充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战略储备。   加强党建工作,重点聚焦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着力加强对中青年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人人为企业做贡献、人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和谐氛围。

    市场风险

     1、海外业务风险   海外业务经营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的影响。任何涉及公司海外业务市场所在地的政治不稳、经济波动、自然灾害、政策和法律不利变更、国际诉讼和仲裁等状况都可能影响到公司海外业务的正常开展。   针对可能出现的海外业务风险,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变化,尽快熟悉并适应海外业务拓展地区的法律、政治体系和商业环境,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投资政策变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充分论证,规避潜在风险;第二、依托公司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海外合作,提升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第三、加强对海外分支机构的财务管控,避免出现公司资产流失或其他财务风险。   2、汇率波动风险   外销业务占公司销售业务比重较大,当外币结算的货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汇率波动情况,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同时,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锁定未来时点的交易成本或收益,以降低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   3、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   公司及旗下多家子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公司掌握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核心技术外泄,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流失风险,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严格执行公司各项保密机制,采取与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合同》,不仅严格规定技术人员的保密职责,而且对相关技术人员离职后作出严格的竞业限制规定;   第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防止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并积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管理风险   公司自上市以来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对公司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生产基地横跨海内外以及人规模不断扩充。这些变化对公司的管理将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公司若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资产、人员和业务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将可能面临业务与人力资源的动态匹配、业务范围扩大与人员规模扩大等带来的管理风险。   针对可能出现的管理风险,公司管理层继续从以下二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严格遵照上市公司企业规范运作指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和管理升级;   第二、提高公司管理层特别是核心团队的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以吸引高素质的职业管理人才加盟。

    时价预警

    详情>
    • 江恩支撑:14.98
    • 江恩阻力:16.5
    • 时间窗口:2024-06-0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热论
    极端:

    昌红科技4月29日小幅上涨7.05%,近一个月跌幅3.6%

    4月29日昌红科技收盘报收15.8元,小幅上涨7.05%,今日最高价为15.84元,最低价为14.77元,近一个月跌幅3.6%,近15个交易日股价呈上涨走向。

    嗲声奶气:

    昌红科技(300151) 周复盘总结,本周上涨7.42%

    昌红科技(300151)本周股价出现上涨,本周上涨7.42%,近15个交易日股价呈下跌走向,本周最高价为15.08元,出现在4月23日,最低价为13.46元,出现在4月22日

    爱你爱到无药可救:

    昌红科技(300151)近期高点16.56持续下跌,涨幅回落18.2% 深港通概念今日跌幅0.1%

    目前昌红科技(300151)收盘价为14.01,微跌1.96%,近期高点是16.56元,时间是2024年4月3日,到现在已经下跌9天,共跌去了2.55元,跌幅为18.2%。其中下跌超过5%的有1天。

    孟德公:

    昌红科技从高点17.11,持续回调了10天 精准医疗概念近10天下跌0.85%

    3月29日昌红科技收盘价为15.09,微跌1.18%,近期高点是17.11元,时间是2024年3月15日,到现在已经下跌10天,昌红科技已经从17.11元回调了2.02元,幅度为13.39%。

    一朝看尽长安花:

    300151昌红科技目前小幅上涨6.22%,以下影小阳线K线收盘

    目前300151昌红科技收盘报收16.39元,小幅上涨6.22%,今日最高价为16.75元,最低价为15.1元,以下影小阳线收盘,这种K线虽代表当前多方能量强于空方能量,但经过一波上涨后出现则有可能为

    果冻℃:

    300151昌红科技 周复盘总结,本周微涨2.51%

    300151昌红科技本周股价出现上涨,本周微涨2.51%,近半个月股价呈震荡趋势,本周最高价为15.17元,出现在2月22日,最低价为13.29元,出现在星期二

    花漫城:

    300151昌红科技 1月第2周盘点

    300151昌红科技本周股价出现下跌,本周下跌5.06%,近5日股价呈下跌走向,本周最高价为17.21元,出现在1月8日,最低价为15.83元,出现在星期三

    九夏微凉:

    300151昌红科技最高价上穿生命线 微跌0.65%

    当天300151昌红科技最高价18.49上穿了赢家极反通道工具生命线,受到生命线强力压制,最终收盘停留在在生命线与蓝色下轨线上方的弱势通道区域。300151昌红科技近10个交易日涨幅2.3%。

    不一样的烟火:

    昌红科技(300151) 12月第4周盘点

    昌红科技(300151)本周股价出现下跌,本周微跌0.17%,近5个交易日股价呈横盘趋势,本周最高价为18.49元,出现在星期三,最低价为17.59元,出现在星期四

    那抹忧伤ソ属于谁:

    300151昌红科技 本周复盘总结

    300151昌红科技本周股价出现下跌,本周下跌6.16%,近15个交易日股价呈震荡趋势,本周最高价为19.85元,出现在星期一,最低价为18.2元,出现在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