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一季报“飘红” 企业布局新型材料筑高“护城河”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本报记者赵学毅见习记者王镜茹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2022年一季度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继续“飘红”。不过,行业同时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高端产能不足等多个问题,据记者了解,企业正积极应动,

  本报记者赵学毅见习记者王镜茹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2022年一季度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继续“飘红”。不过,行业同时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高端产能不足等多个问题,据记者了解,企业正积极应动,布局新型材料以筑高“护城河”。

  一季报“飘红”

  预计二季度仍将稳健增长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22年第一季度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继续“飘红”。龙头企业表现尤其抢眼。贝特瑞预计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增长64.09%-79.35%;杉杉股份(600884)预计一季度净利润7.5亿元至8.5亿元,同比增长148%-181%。此外,璞泰来(603659)、中科电气(300035)、【翔丰华(300890)、股吧】(300890)等企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90.28%、160.73%、69.09%-88.99%。

中科电气

  “惊艳”的业绩来源于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翔丰华表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上涨,公司所在行业的下游电池生产商加大生产力度,对公司负极材料的需求大幅增长,产品供不应求,从而带动一季度经营业绩同比增长。”贝特瑞也表示,报告期内下游电池市场持续景气,电池材料市场需求提升,公司正负极材料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就已达到77.9万吨,同比增长超过86%;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动力(600482)、股吧】(600482)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近3倍,出货量超96GWh,GGII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1456GWh,按照1GWh需求1000吨负极材料估算,则2025年负极材料的需求量达到145.6万吨。

  【上海钢联(300226)、股吧】(300226)锂电材料分析师常柯告诉记者:“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负极材料业务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负极材料龙头企业产销量和经营业绩实现同比增长。随着二季度头部企业的试产放量,头部企业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将助力单吨净利润的稳健增长。”

  产能扩张加快

  供应紧张将缓解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杉杉股份、璞泰来、凯金能源、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翔丰华等人造石墨负极头部企业均在加速扩张石墨化产能及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2月20日,中科电气与宁德时代(300750)签订协议,共同向贵安新区中科星城进行增资,用于投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前者增资4.2亿元,后者增资2.8亿元;翔丰华也表示,四川翔丰华负极一体化6万吨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有负极材料产能35178吨,在建产能2万吨,石墨化年产能1.5万吨,其中3000吨已满产,1.2万吨石墨化在建,预计今年内达产。

  行业大规模扩产自然引起了不少投资者关于“产能是否会远远超出市场需求”的担忧,贝特瑞对此表示,目前负极市场整体供应还是偏紧张,负极规划新建产能主要是面向未来的新增需求,产能释放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特别是原行业外企业新建的产能。

  常柯也表示,据调研,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审批周期在半年到一年,建设周期在6个月左右,加上设备调试及试产3-6个月,产能释放速度较为缓慢;其次,目前披露负极材料项目公告产能在800多万吨,环评审批公示产能在300多万吨,能耗审批公示在100多万吨。因此短期内负极材料产能仍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预计今年6月部分产能释放会缓解部分压力。

  “负极材料产业链的扩产不会带来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告诉记者:“和传统行业不同,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多,技术迭代快,落后技术路线和对应产能会迅速被淘汰,生命周期有限,因此大规模产能建设并不意味着同质化竞争,会造成企业和技术优胜劣汰而非产能过剩;此外能源增速高,预计未来新能源车渗透率仍会以每年20%以上高速度增长,加之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快速崛起,目前来看,困扰行业的是优质产能不足而非单纯产能过剩。”

  原材料价格上涨

  企业布局新型材料筑高“护城河”

  在业绩高增的同时,负极材料上市公司同样也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2021年四季度贝特瑞销售增长近10亿元,利润却不增反降。对此,贝特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焦类原料、石墨化价格连续走高,使人造石墨的成本上升,收入占比上升,负极毛利率降低。

  涨价持续至2022年第一季度。Mysteel数据显示,针状焦、石油焦第一季度价格环比均上涨,低硫焦价格再创新高,大庆焦在8800元/吨高位运行,低硫焦五大厂第一季度环比增加2200元/吨至2500元/吨,环比涨幅37.1%至49.06%;此外,受现有产能供给不足及新增产能释放缓慢,石墨化加工费用上涨至2.6万元/吨至2.7万元/吨,环比涨幅4%至8%,个别厂家成交在2.8万元/吨-2.9万元/吨。

  常柯告诉记者,据调研,负极材料部分小厂受原料及石墨化费用上涨,成本承压,提价3000元/吨至7000元/吨不等,头部厂家暂未进行调价,预计二季度陆续有所体现,其余大厂待下半年新签订单情况商榷调价,预计上调幅度在3000元/吨-5000元/吨。整体来看头部大厂受原料影响利润将有所压缩。

  值得注意的是,为降低成本,多家上市公司积极推进石墨化等上游原材料、加工工序布局。以翔丰华为例,据公告,2021年公司石墨化年产能1.5万吨,自供比例达到43%,其中3000吨已实现满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随着公司石墨化产能建成投产,成本压力缓解,全年毛利率上修至26%。

  还有公司通过布局新型材料筑高“护城河”。贝特瑞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将加快推进新型负极材料的前瞻性布局,并拟在深圳市光明区内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翔丰华也表示,公司已涉及硅碳负极、B型-二氧化钛、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领域,并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

  常柯认为,负极材料厂商布局的新型负极材料主要为硅基负极材料和硬炭负极,金属锂做负极是未来固态电池的一个发展方向。此外在石墨负极方面,各家企业也在持续改进工艺,增加装炉量降低成本,增加高效辅料冷却筛分系统加快降温,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产能,促进负极业务降本增效。

  “目前电池领域技术还未完全定型,创新空间巨大。例如,如何降低负极材料成本,减少电池内部晶体结构变化,燃料电池负极材料,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等,都是巨大的技术蓝海。”王梅婷如是说。

  

审核:yj127 编辑:yj127
关键词:

负极材料,石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