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周期的幻影和经济的韧性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作者为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核心观点: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美元。产

      本文来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作者为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

      核心观点: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美元。

      产业更替是朱格拉周期的本质,不是看图作业般的“均值回复”,朱格拉周期(产能投资周期)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不能机械式地从旧经济的“供给出清-集中度提升”去推断产能投资开启。每次朱格拉周期的开启都会对应着一个主导产业,在接下来10年间技术进步或全球化需求会驱动着该产业的投资周期。所以,你必须要去跟踪产业演进的未来趋势,特别是信息互联网革命下,所谓“云大物移”技术,使得传统资本品的使用效率呈非线性地上升,从而导致传统投资需求呈系统性走弱。

      此外,金融高度内生化的趋势中,由于更高阶的金融周期压制,传统产业周期规律的变化也需要考虑。新旧动能转化之际,中国传统产业周期(朱格拉)呈现钝化的状态是个自然的结果。

      刚性的信用投放遇上了物量衡量的库存和产能资本开支的低迷,“老剧本”,充盈的货币信用投放只能作用于非生产性活动,比方说存量资产交易(楼价中间七成是地价)和物量要素的流转环节(红火的原料贸易商和与之对应的金融交易),拍成了“新电影”,成为价格的驱动力量,这还是一个“脱实入虚”的故事,剧本一样,但更换了一种场景。2015年是股,2016年是房子和债,2017年是大宗原料。所以我讲是“周期的幻影”。

      8月份随着美元关键技术点连续破位,跨境套息交易明显起来。加之我们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压力,开了单向的债券通,转向升值方向的波动,carry(套利)的建立更加便利。央行不干预外汇,银行资金占用增加,钱紧,但carry赚汇差;她干预,外汇占款上升,钱松帮carry实现债券的价差收益。从8月的场景来分析,应该说央行心里是不太情愿干预的,源于对胀和金融去杠杆的担忧。

      对于股市,虽然传统经济的上市公司今年的利润增长最高的时候高达32%,但产业链排列组合的分蛋糕效果改变不了自由现金流耗损的特征。财务特征质变只能来自于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中国经济的传统那个部分不折腾,经济可能也差不到哪儿去,经济的韧性来自于新经济成分的成长,新旧动能转化一直在自然地进行着,对比过去三年(2014-2016)A股64个细分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开支平均增速,这种新旧经济的分化是不言而喻的。一边,传统产业的年均资本开支都在负增长;另一边,A股有一半行业的资本开支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4%,这些行业大多数是新经济或传统产业的集中度显着提升。新经济成分与传统经济的债务周期的泥潭在逻辑上没有太多牵扯,因为支撑它成长的金融支持大多不来自银行的债务创造,相反,它对数据的强大的聚合效应,和充沛的自由现金流,正把大量的资本市场资源虹吸过来,即便是有强势的非市场力量的干预,恐怕也改变不了中长期趋势。互联网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的韧性。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感谢大家能够参加天风的策略会,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短期的看法。

      今年是外需景气小周期带动了中国,还是中国驱动着全球?

      三大需求看无疑出口贡献了上半年绝大部分的超额增长,出口从去年-2%反弹至年中的15%。

      但是从今年全球增长的贡献来看,今年无疑又是一个绝对的“中国年”(下图),中国名义经济增长1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6.7%,一个11.8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以美元计),录得17%的增长,非常惊人。如果以美元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全球增量比例或高达80%以上。

      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早以前是“政令不出中南海”,而现在是中央环保督查组,中央的不是环保部的,供给侧改革有非常强的行政执行的力量。

      另外就是弱势的美元,美元在今年年初达到103.820的高位后,掉头向下,进入下跌通道,创下了33个月来的低位,到如今已累计贬值12%。这反映了全球对川普情绪的两个极端的摆动。一个糟糕的弱势的行政执行力的川普政府。

      “老动能、新玩法”

      从中国增长的结构看,实物量的增长变化并不大,经过价格因素调整后,中国企业补库存和产能的资本支出增长并没有多少起伏,跟去年差不多,甚至还有下降,但是价格的变化非常显着。

      有人讲是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但从维持需求端稳定的逻辑看,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房子是中国周期之母,启动楼市的本质,是保证全社会的开工率。房地产牵涉的产业链条长,一个项目一开工,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建筑业、制造业,下游的服务业,都会动起来。“老动能、新玩法”。今年是棚改货币化,有点直升飞机撒钱的味道,央行通过PSL到国开行,1.5万亿到2万亿,再到家庭账户上,厉害在这个撒钱直接撬动了家庭杠杆的上升。居民部门负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概超过了80%。2012年到现在增加了30万亿。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为什么物量代表的经济周期钝化?

      产业更替是朱格拉周期的本质,不是看图作业般的“均值回复”,朱格拉周期(产能投资周期)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不能机械式地从旧经济的“供给出清-集中度提升”去推断产能投资开启。每次朱格拉周期的开启都会对应着一个主导产业,在接下来10年间技术进步或全球化需求会驱动着该产业的投资周期。所以,你必须要去跟踪产业演进的未来趋势,特别是信息互联网革命下,所谓“云大物移”技术,使得传统资本品的使用效率呈非线性地上升,从而导致传统投资需求呈系统性走弱。

      此外,金融高度内生化的趋势中,由于更高阶的金融周期压制,传统产业周期规律的变化也需要考虑。比方说新旧动能转化之际,中国传统产业周期(朱格拉)呈现钝化的状态,具体讲,地方政府和国企需要去杠杆,而杠杆转移给居民的空间显着消耗,所以靠基建+地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旧模式动力开始衰减,旧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自然也无法大幅回升。这应该是个自然的结果。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中国的信用投放往往是是非常刚性的,因为背后对应的是大量的财政和准财政行为的经济活动,如果把地方债,融资平台贷款,明股实贷的PPP,棚改专项债、发改委的长期专项建设债等纳入广义财政赤字,那么广义财政赤字可能早已高于10%。房子的背后其实也是财政。某种程度上房地产是地方政府的融资机制的安排。也就是说,只有将地产商的债务转化为房地产投资,最终才会变成地方政府的收入,进而撬动银行支持投资的杠杆。

      最近这一轮信用扩张的高点是2016年4月,调整后的社会融资的增长达到了16%,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金融信用的紧缩,我们看到今年7月份这一速度仍高达14.6%。

      刚性的信用投放遇上了物量衡量的库存和产能资本开支的低迷,“老剧本”,充盈的货币信用投放只能作用于非生产性活动,比方说存量资产交易(楼价中间七成是地价)和物量要素的流转环节(红火的原料贸易商和与之对应的金融交易),排成了“新电影”,成为价格的驱动力量,这还是一个“脱实入虚”的故事,剧本一样,但更换了一种场景。2015年是股,2016年是房子和债,2017年是大宗原料。所以我讲是“周期的幻影”。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中国传统经济的逻辑密码全在一张图里面

      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融资需求非常刚性,从债的交易角度来讲,金融条件处于恶化的状态,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金融条件下,债如果要出现有幅度的行情逻辑上是比较勉强的,可能性不大。资金运用(融资需求)旺盛,资金来源(存款派生)低迷。为什么存款的派生越来越低迷?因为越来越大比例的信用投放对应于非生产性活动,而非经济的生产性活动(库存和产能投资)。所以存款的派生越来越低迷,两者背离开始放大。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看这张图可能更清楚,我们用银行的总负债替换M2,因为2009年之后,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金融“脱媒”,银行的负债端的比例结构在发生变化,银行主动性负债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小行。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呈现死叉状态,资金来源下穿资金运用,裂口张大不收敛呈发散态势。为什么今年的债券受到这么大牵制的压力?背后其实是金融条件在恶化。

      这种金融条件短期内发生改变其实还是比较难的,如果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意味着融资需求必须要比较快萎缩,对应的就是政府信用驱动一定要落下来,资金运用这条线快速向下与资金来源这条线逐渐黏合到一起,这个金融条件才能改善。

      如果刚性的融资需求不能迅速萎缩的话,短缺负债的金融条件改善大概只有四种可能。一是央行降甘霖,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比方说降准,或者用长期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价格下降。二是加杠杆音乐再次响起,大家重新回到一个同业+表外的模式中,金融加杠杆,膨胀金融系统内部的表,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个是最近很多的分析师比较期待的,因为看到人民币兑美元的快速升值,大家期待外汇占款能否显着上升,明显改善银行体系的负债端困难。第四个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某种程度上恢复金融压抑,抑制金融脱媒,打击互联网金融和货币基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缓解系统庞氏压力上升。

      妥妥的Carry(套利)

      大家对第三种可能能否发生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妈”。

      应该讲,1-7月份没有明显钱要进来的迹象,跨境资金流动还是负的。8月份随着美元关键技术点连续破位,跨境套息交易明显起来。加之我们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压力,开了单向的债券通,转向升值方向的波动,carry的建立更加便利。这事就看央妈怎么想了,她不干预外汇,银行资金占用增加,钱紧,但carry赚汇差;她干预,外汇占款上升,钱松帮carry实现债券的价差收益。总之,央行有点被动,carry比较妥妥的。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从8月的场景来分析,应该说央行心里是不太情愿干预的,虽然外汇占款数据还没有公布,基本可以判断央行干预行动不强,因为在美元连续下跌破位的状态下,中国的利率是反向走高的。但是如果不干预的话,名义汇率升值过快,经济会有很大的压力。供给侧收缩,上游价格已鸡飞狗跳,而汇率又上涨了6.7%,中下游怎么办?内需是收敛的,本来还想更多靠靠外需,汇率一下升6.7%,最后一道门也关上了,怎么办?所以“妈妈”在这个状态下其实很为难,但是你可以体会“妈妈”的心态,心里一定是很不爽的,不想放钱,对于释放流动性是很忌讳的。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央行的担忧来自哪个方向呢?

      第一个方向就是对“胀”的担心。做债券的小伙伴们多受强烈的非对称情绪左右着。对于经济重归下行大多信心满满,因为这两年政府信用(赤字)都顶在极限上运行,强弩之末的感觉。但对CPI会不会起来,信者寥寥。也许有点行为金融上讲的“选择性偏差”吧。不愿意相信对手中头寸不利的信息,只愿意接受对他有利的信息。

      但是“胀”能不能起来?从我个人感觉来讲,未必没么高枕无忧吧。

      中国的核心通胀是一个稳步向上的趋势,它反映了地租和人工价格的黏性,中国的通胀基本上是个房子通胀的逻辑。房地产挤出,劳动力成本(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债务杠杆上升,然后是人工的成本、债务所产生财务利息吃掉了ROE(净资产收益率),企业资本支出下降,正向反馈过程,资金脱实入虚,信用大量进入存量资产交易环节,进一步做高资产价格。

      看一下短期因素,食品的扰动,鸡蛋价格很快就上涨把2016年砸下的坑填平了,猪价虽然处在低位盘整企稳的状态,但股票交易者心中的猪价预期怕是已经飞起来了。我记得6月天风在大连开会时有朋友推荐牧原股份(002714) (002714,股吧),那时候是二十五六块钱,我们做宏观研究的一般都比较理性,看看猪价没起来,再翻翻养猪业的行业报告,看看崽猪的存栏率下行,将信将疑,但是短短两个月涨了60%,现在四十多块了。所以“胀”真的一点都不会起来吗?我个人表示怀疑。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如果明年的需求端依然刚性的话,房子依然撑着,包括棚改区释放的力度维持, PPI传导CPI有没有可能性,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这种强度的外生性非市场力量作用于供给,经济史上也没有成例。只是有人讲过“持续性供给冲击”的场景,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同时左移,导致潜在产出水平永久减少后,通胀上升。

      有些事琢磨起来挺有意思。PPI传过去了(CPI),我们叫通胀;传不过去,实际上经济学上叫“挤出”,挤出如果久了,有效率的供给垮了缩了,有的甚至永久性退出了(比方说,电解铝大涨,下游铝加工企业有停产的,价格传导不下去,只能不干,之后铝制成品的价格会不会涨),会不会挤出个周期的“回光返照”,有些人明白这个其实就叫“滞胀”,宏观上有句名言:滞胀是周期的“回光返照”。回光返照有如烟花易冷,之后多半是冲击式的需求收缩收场。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央妈第二个担忧可能是来自于金融做减法,金融去杠杆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状态。有朋友讲,领导是从一个非常高的历史观的角度去看资本的问题,毛主席的那30年是消灭资本的时代,叫割资本主义尾巴;小平同志改革开放这30年是利用资本、依靠资本的时代,所以这个时期我们对资本最友好、也最渴望;展望未来30年,中国可能要考虑节制资本了,因为资本各种负面效应出来了。

      说白了,金融去杠杆是一场博弈,是市场和央行斗智斗勇的过程。做交易的人心里都清楚,如果在一个货币宽松的情况下,杠杆是根本不可能去的,没有人会在货币宽松的情况下出售浮亏资产获取流动性。哪个商业机构能做这样的决定?我们看到央行去年4季度以来所做的事情逐步看到一些成效,3月高达12万亿的银行对非银净债权4-5月份下了1.5万亿,结果长端上了50个bp。这是净值1以上的委外都赎回解散了,1以下的都扛着展期,这也是利率未来的压力。只要上1,就会赎回。6月资金面超预期一友好,杠杆立马又加回来了(中小银行业绩压力大),一些券商资管又接到了委外。很快银行对非银净债权6月份末又回到了12万亿。哪有那么容易哈,央行得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使交易价差不足以弥补时间价值的损耗,时间拉长后,当所有的交易都变得索然无味时,最后有人发现还不如及早清算自己的浮亏资产,换取流动性,这个决定可能比利用短期负债(同业存单)来扛这个交易结构实惠的更多,金融杠杆结构才会实质性有眉目,这个就是双方博弈的过程。

      李扬老师最近有个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解读,金融业感觉到的痛苦才刚刚开始。我感觉有点“永远在路上”的意思,18+1后大概率继续。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只有产业升级和创新才能见到自由现金流  再谈谈股市,今年涨得最好的板块是有色,第二位是钢铁,第三位是煤炭,第四位才是大白马,中国的大白马比较集中的行业是家电和白酒,第五位是算后周期的银行,其他的板块指数就不太好看了,大概是这么一个状态。

      中国的传统经济主体的基本财务特征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左图,债务驱动型的经济,现金流消耗型的,靠债务而非盈利维持ROE。而美国涨了8年的牛市,这批上市公司(尤其是科创领域的独角兽)的财务状态,自由现金流能大幅度地超过它的债务,美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减掉债务以后,盈余还有2万亿-3万亿美元。这种财务特征是怎么实现的?它体现为产业的创新、升级和转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右图的财务状态。仅仅通过供给的压缩做排列组合,把中下游的利润转移到上游,造成上游利润的暴涨,这种方式不可能改变中国传统经济的整体财务特征。我原本还设想今年上游利润的暴增是否有可能使我们的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发生质的改善,但是数据的结论是冷冰冰的。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大家看这张图,虽然我们传统经济的上市公司今年的利润增长最高的时候高达32%,但自由现金流的特征没有改变,说明如果从整个产业链看,更多仍是排列组合的分蛋糕效果。上游的利润对应下游就是成本,意味着下游的经营性现金流的开支就会大幅上升,综合起来就没有变化。

      财务特征质变只能来自于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中国经济有没有这样的新兴力量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欣欣向荣。我们看得很清楚,如果把大中华所有在海外的中国经济成分包容进来考虑的话,我们也有可能看到跟美国一样的状态,在中美两个互联网超级大国看到相同的现象,互联网经济确实在发生一场非常深刻的供给侧革命。一些垂直领域的独角兽,越来越表现出对于经济资源非常强的非线性吸附能力,强者恒强,赢家通吃。

      年初至今对S&P500的贡献70%来自于五大科创公司和中国的阿里。市值的涨幅远远超过S&P500的涨幅。其实在中国也一样,中国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海外科创公司市值过去一年的涨幅高达80%,是一个分裂的状态。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瑞银(UBS)8月份的一份报告称:60%的全球增长加速可以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而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正是中国强势推进的供给侧产能收缩和弱势的美元。  互联网的供给侧革命,其实现金的聚合效应对应的就是右图,自由现金流对金融资源的聚合。有人将这些科技巨头对于资源、现金的聚合效应形容为“贝加尔湖效应”,贝加尔湖的湖面比美国五大湖小得多,但是蓄水量却比五大湖大得多,正是在于深度,亚欧板块内部碰撞所形成的裂谷以每年2-3厘米的速度向下延伸,已经持续了一千万年,生生不息。今天新经济的科创巨头,对经济资源的吸附就跟贝加尔湖一样,尽管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苹果的市值8000亿美元,中国的阿里、腾讯的市值加起来超过8000亿美元,但你看它的复合增长率依然高达50%,甚至达到70%,还看不到天花板。所以真正的供给侧革命的发生是在新经济领域。

      互联网重塑着中国经济的韧性

      当下我们回头评判中国传统经济的供给侧操作,它在将来一段时间会带来什么样的衍生效应,不太好说,因为有些操作在经济史上没有成例。

      感觉上,中国经济的传统那个部分不折腾,中国经济可能也差不到哪儿去,经济的韧性来自于新经济成分的成长,新旧动能转化一直在自然地进行着,数据是不会说谎。下图是我们选取了A股64个细分子行业,对比过去三年(2014-2016)上市公司的资本开支平均增速。这种新旧经济的分化是不言而喻的。

      一边,传统产业的年均资本开支都在负增长。虽然供给侧(供改环保限产-价格上涨-利润回升)给上游的资源性行业和有垄断优势的国企带来了蛋糕再分配的红利,但价格上涨又会抑制中下游的实际需求和利润,最终带来名义周期的均值回归。幻影周期行情演绎到极致是剧烈的反向(反身性和波动性)。

      另一边,A股有一半行业的资本开支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4%,按照简单的“70规则”,这些行业规模最多5年就可以翻一番,这些行业大多数是新经济或传统产业的集中度显着提升。有1/6的行业的资本开支增速超过35%,意味着最多2年就可以翻一番。资料<br><!--hou1tihuan--><BR><BR><!--hou1tihuan--><BR><BR><!--hou1tihuan--><h4></h4><h4></h4><!--hou2tihuan-->

    关键词:

    周期,金融,经济,中国,资本

    审核:yj196 编辑:yj1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
    • 内参
    • 股票
    • 赢家观点
    • 娱乐

    宁夏首富旗下私募被注销!中基协宣布注销17家异常经营私募管理人

    (记者吴娟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7月26日发布公告称,2018年3月27日,协会发布《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公告》(以下...

    太平洋证券:关注军用装备和信息化领域投资机会

    太平洋证券指出,今明两年,军工企业业绩恢复将有望由主机厂向配套厂以及民参军企业传导,具备技术和市场绝对优势的军工企业、民参军企业将在未来军民融合的大潮中立于不...

    分红“放鸽子”辅仁药业第二日跌停 机构买入116万元

    7月26日,辅仁药业复牌连续第二日跌停,报8.16元,换手率0.38%,成交额1162万元。盘后数据显示,机构今日买入116万元,财富证券杭州庆春路证券营业部买入35.93万元,平安...

    证监会处罚天津丰利、杰能科技等超480万!

    据证监会官方微信消息,在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对5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包括第五季实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越野一族投资公司、任永青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天...

    早知道:2019年07月03号热点概念与题材前瞻【附股】

    周二大盘低开震荡微跌,深市几大指数均勉强上涨。汽车、医药医疗和农业等板块涨幅居前,券商、保险、两桶油和茅台等权重趋弱。题材仅新能源汽车、军工和猪肉等零散的表现...

    早知道:2019年04月29号热点概念与题材前瞻【附股】

    沪指一根周K线吞噬前三周涨幅,5个交易日共下跌193点,持续跟踪赢家江恩分析的学员规避了本周调,22号已提示仓位降低至三成,综合趋势工具极反通道多周期关系,下周市场...

    股票软件《赢家江恩证券分析系统》